第156部分(第3/4 頁)
李存勖,野心勃勃,同意了藩鎮官吏們的請求,準備稱帝,訪求唐韓舊臣,打算準備朝廷百官。
第279章 國破山河在
李嗣昭有遺言道:“把澤州、潞州的兵全部交給節度判官任圜,讓他率領諸軍繼續攻打鎮州。”任圜釋出的命令和以前完全一樣,鎮州人不知道李嗣昭被射死。
晉王任命天雄馬步都指揮、振武節度使李存進為北面招討使。命令李嗣昭的兒子們護送李嗣昭的靈柩回晉陽。
晉王派遣他的同母弟弟李存渥,騎馬急速追上李繼能,並給他講明要護喪到晉陽。李繼能的兄弟們看到晉王獨自寵愛李繼能,都非常嫉妒,見李存渥對他們不理不睬,都感到忿怒,想殺掉李存渥,李存渥見勢不妙,急忙逃回。
李嗣昭有七個兒子:李繼儔、李繼韜、李繼達、李繼忠、李繼能、李繼襲、李繼遠。李繼儔是澤州刺史,應當接替父親的爵位,但是他平素比較軟弱,因此李存勖不喜歡他,沒有把爵位給他。
李繼韜兇暴狡猾,把李斷儔囚禁在另外一個房間裡,假裝讓士卒們劫持自己請為留後,李繼韜再公開謙讓一番,然後把這件事報告晉王。晉王因為戰爭正在高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改昭義軍為安義,任命李繼韜為留後。
閻寶戰敗後感到悲憤,背上長了個毒瘡,病重而死。
河東監軍使張承業在李存勖意欲稱帝之後,心情鬱悶,病重去世,曹太夫人到張承業的府第,為他服喪,和他的兒子、侄兒們服地喪禮一樣。晉王聽到張承業死的訊息後。數日不食,命令河東留守判官何瓚代管河東軍府事。
晉王下令設定百官,在河東、魏州、等地判官中選拔前朝計程車族,想任命為宰相。河東節度判官盧質名列榜首,盧質堅決辭讓,請求讓義武節度判官豆盧革、河東觀察判官盧程來充任。於是晉王馬上召見豆盧革和盧程,並拜他們為行臺左右承相。任命盧質為禮部尚書。
晉王見東都指日可破,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在魏州牙城的南面修築祭祀用的壇宇,登上祭壇,祭告上帝,隨即登皇帝寶位,國號為大唐,實行大赦,改年號。尊其母晉國太夫人曹氏為皇太后。尊其父的正妻秦國夫人劉氏為皇太妃。任命豆盧革為門下侍郎,盧程為中書侍郎,兩人都為同章平事,任命郭崇韜、張居翰為樞密使,盧質、馮道為翰林學士,張憲為工部侍郎、租庸使,又任命義武節度掌書記李德休為御史中丞。
李存勖登基以後,進兵東都。李振知道後梁王室已經很危險了,於是把繩子裝在靴子裡進宮內求見後梁主:“先帝奪取天下的時候,不認為我李振沒有才能,無論什麼謀劃都讓我參與。現在敵人地勢力更加強大,而陛下不聽或忽視我的話,我已經沒有什麼用了。不如死去。”
李振把繩子從靴子裡取出來就要上吊自縊。後梁主趕快勸阻,並問他有什麼話想說。李振道:“現在地事情十分緊急,不用王彥章為大將,不能挽救梁王室的危亡。”
朱友貞於是啟用王彥章,他問王彥章破敵之期,王彥章道:“三日。”
左右大臣都啞然失笑,臉上全部是不以為然之色。
王彥章率兵出發,用了兩天時間,飛速到達滑州,王彥章大辦宴會。並秘密派人在楊村準備舟船。晚上。命令六百名士卒都拿著大斧,船上載著冶煉的工匠。準備了吹火用的皮囊和炭,順流而下。這時宴會還沒有結束,王彥章表面上是出去換衣服,實際上他率領數千精兵沿著黃河南岸直奔德用。
這時天下著小雨,朱守殷沒有一點防備,王彥章命船上計程車兵將城門的鎖用火燒斷,用大斧把浮橋砍斷。王彥章率兵迅速向南城發起進攻,浮橋被砍斷,德勝南城被攻破,此時正好是接受命令以後的第三天。朱守殷用小船載著士卒渡過黃河來援救,但已來不及了,王彥章趁勢又向潘張、麻家口、景店諸寨發起進攻,都攻了下來,王彥章地聲勢大振。
李存勖派騎將李紹榮直抵後梁營,抓獲後梁軍的哨兵,後梁軍更加恐懼,李紹榮又用火點著木筏,焚燒了後梁軍連在一起的戰船。王彥章知道後,撤去了滑州的包圍,逃到楊村去堅守。後唐軍追擊後梁軍,後梁軍先後緊急攻打後唐的幾座城,士卒們遭受到箭石的射擊,在河水中淹死、中暑而死的將近上萬人,丟棄的物資、糧食、鎧甲、武器、軍鍋、幕帳等,常常以千計。等到滑州解除包圍時,城中已經三天無食。
王彥章十分憎恨趙巖、張漢傑干擾國政,對其親通道:“等我成功返回,將殺掉全部奸臣,以此來答謝天下百姓。”
趙巖、張漢傑聞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