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三人看了多時,操演已畢。駙馬便打道回府,前呼後擁的去了。畢勝道:“咱們三人不如同去投軍,暫作棲身之計。”六思道:“這倒使得。”七思道:“明日寫了投軍狀便去。”要知三人如何去投軍,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淑士國遣臣求寶 女兒王掛榜招賢
話說武六思與七思、畢勝三人,都寫好了投軍狀,問到淑士國的駙馬府第。那駙馬複姓鮮于,單諱一個志字,為人生性剛暴,好勇鬥狠,終日操練兵馬,挑選將士,準備行軍之用。這日見門丁遞進三紙投軍狀,便問門丁道:“那三人現在何處?”門丁稟道:“現在門房伺候。”駙馬道:“傳他們進來。”門丁領命,不多時帶了三人進來,上廳參見。通名已畢,駙馬道:“你們三人既是中原人氏,為何到這裡淑士國來投軍?”六思稟道:“只因飄洋習賈翻了海船,無家可歸。家中又沒有親丁。聞得駙馬爺愛賢禮士,特來投在麾下,願賜錄用。”
駙馬聽了大喜,便問道:“你們有何武藝?用甚麼兵器?”武六思道:“末將會使長槍。”駙馬便命六思往東邊槍架上去揀一枝長槍,就在廳前試演。六思答應,便往槍架上取了長槍,走至廳前,立定了步位,提槍在手,盤頭蓋頂,左右插花,把九九八十一路槍法使完。駙馬又問七思用何器械,七思欠身答道:“末將善使大刀。”駙馬命七思取刀試演。七思也去刀架上取了一柄大砍刀,走下廳來,雙手擎刀,開過了四門,將那平生學會的七十二路大砍刀使完。駙馬見武氏弟兄槍法刀法都好,又問畢勝道:“你用的兵器又是甚麼?”畢勝道:“末將用的是宣花斧。”射馬也命畢勝到架上取斧。畢勝領命,取了斧子下廳,把衣袂撩起,扎束停當,然後把斧使動,獻出平生武藝,將那八八六十四路斧法使完了。駙馬便召三人上廳道:“你們三人的武藝尚還去得。暫且在咱府中居住。”便授畢勝為中軍傳宣官,六思、七思為帳前左右護衛。俟有功之日,另行升賞。當下各賜白銀壹百兩。三人領賞,各各謝恩,退到外廂。駙馬派他們在廳前兩旁的廂房中安歇。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駙馬門下有個篾片,喚做獻勤,聞得女兒國有兩件異寶,乃當世罕見之珍:一匹犀牛,一顆明珠。那匹犀牛就是當年女兒國王乘坐了往軒轅國去祝壽的,名為分水犀牛,涉水衝波如履平地一般。那顆明珠,乃是君子國的孝女廉錦楓向海中取參奉母,被漁人網住,幸遇唐敖出銀拯救,那廉錦楓重又入海取參,殺了大蚌,取得明珠,送與唐敖,唐敖給與女兒閨臣,閨臣與陰若花結義姐妹,勝比同胞。後來陰若花要回女兒國去,唐閨臣姐妹情深,就將這顆明珠贈與若花留作記念。其時若花乘了飛車回國,在著途中,取出此珠與國舅觀看。那時天色將晚,只見此珠大放光明,方知乃是異寶。若花連忙藏在懷中,回到國中即了寶位,便命宮娥結個網路懸掛殿中,夜間撤去燈火,滿殿光華,比點了燈火還明亮許多,真是無價之寶。
獻勤說與駙馬知道,駙馬聽入耳中,探明瞭實在資訊,便去奏知淑士國王。國王道:“這是他的鎮國之寶,如何肯輕易與人?”駙馬奏道:“兒臣思得一計,只須遣一個能言舌辯的使臣,備了黃金十萬,往女兒國去,與那國王說,咱淑士國王願奉黃金十萬為壽,借取明珠、犀牛一用。要往各國海島遊覽。因不喜乘舟,暫借犀牛騎坐渡海。那明珠帶在身畔以代燈火。借了來時就不還他。也有十萬黃金在那裡,不怕他奈何了我。況女兒國向來懦弱,最是怕事。那些頂冠束帶的都是女子,國中的男兒反要穿耳纏足,伏處閨門。而且不修武備,連開河的鐵器還是林之洋海船上中原帶來的。前此的國王看中了林之洋,要把他納作貴妃,將他穿耳裹足,改了女裝成親。將及半月,仍被唐敖索還。現在女兒國的國王陰若花,前在天朝武后時曾經取中女學士,學問雖是淹博,若論武事一毫也不懂。豈有送他十萬黃金還不肯借這兩件寶物麼?設或不肯,臣提一旅之師,他們國中的兵將都是女子,不經大敵。女兒國王定將寶物雙手奉獻,連那十萬黃金也好省了。”
國王見駙馬所奏大為動聽,當即准奏,備齊十萬黃金,裝了十個大箱,著御前頭等侍衛子車良往女兒國去求取異寶,須要善為說辭。子車良領了淑士國王的旨意,帶了兩個隨員、八名家將,僱了大號海船,裝了黃金十萬,竟往女兒國進發。於路無話。這一日到了女兒國停了船隻,帶了兩名家將,先自登岸,騎了高頭駿馬,家將隨在馬後,一徑問到盧紫萱相國府第。跳下馬來,便命家將取了名帖,煩司閽通報,說淑士國御前頭等侍衛子車良有事請會。司閽領諾,持了名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