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自己想象的那般,而且還比之任何朝代的君主都要聖明,一個九五之尊,能如此對待一個考生,實在是難能可貴,也體現出了李隆基求賢若渴的心態。
楊雲楓心中這時突然湧起了一個想法,歷史上記載的李隆基轉變是因為楊玉環入宮之後的事情,如果此刻的李隆基不會再擁有楊玉環,是否李隆基就不會如同歷史上的說法一樣,帶領大唐走向末路呢?自己一直在想這如何選立一個有為的太子,開立新朝,為何就從來沒有想過,繼續擁護李隆基呢,讓李隆基改變原來的歷史,做一個善始善終的有為君主呢?
楊雲楓想到這裡,心中突然感覺豁然開朗了起來,以前的種種問題,似乎都是圍繞著開元盛世由誰來繼承的問題,而如今不過是開元二十五年,離開元盛世的結束還有三年,而玄宗時期的天寶時期,也還有十四年的時間,如此就是說,現在的玄宗即便是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還有十七年的皇帝生涯,這十七年完全可以顛覆任何事情了,這十七年也完全可以開創另外一個盛世,比之開元更加繁榮的盛世。
楊雲楓想到了這裡,嘴角洋溢位了一絲笑容,心中也從來沒有如此的輕鬆,與其捲入太子之爭當中,使得自己不能自拔,不如乘早脫身,專心一致的輔佐李隆基這個千古一帝,如此說來,自己選擇在這個時期離開長安的確是明智之舉,不過自己若是離開了長安,長安的發展也就脫離了自己的能力範圍,自己去蜀中之後,也要儘快建立自己的勢力才行,這樣才能最早的返回長安。
楊雲楓正想著,這時卻被李適之拉了拉手臂,低聲道:“雲楓,你在想什麼呢,皇上在叫我們呢!”
楊雲楓一愕,再看李隆基已經不在含元殿中了,而一旁站著的李林甫與張九齡此刻也不在了,只有李適之與幾個白髮的儒官,李適之正好奇地看著自己,楊雲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立刻跟著李適之從一旁的側門出了含元殿,臨走之時,楊雲楓還看了一眼正在答題的杜甫,只見杜甫正在苦思冥想,一副忘我的姿態,楊雲楓心中一嘆,暗道,杜甫之才無需懷疑,但是他答卷如此緩慢,是否是太過於精益求精了,還是對於昨日見過李隆基一事,現在心中還耿耿於懷呢?
楊雲楓想著出了含元殿,與李適之一同進入含元殿一旁的偏廳,這時李隆基已經坐在偏廳的上座處,見楊雲楓進門後,這才笑道:“雲楓、適之,來,這邊坐!”
楊雲楓與李適之立刻拱手謝恩,坐到一側,楊雲楓打量了一番李林甫與張九齡,而此刻李林甫也正在看著楊雲楓,從他的眼神中完全可以看出嫉恨,試想今日在場的無不是朝中的重臣,但是楊雲楓恰恰也在其列,有次李林甫自然可以看出了李隆基的心思,李隆基應該是格外的器重楊雲楓了。
楊雲楓自然也不會看不出這點,從高力士兩次宣旨,對自己的態度截然不同,楊雲楓也能知道自己如今在李隆基心中的分量了,楊雲楓這時衝著李林甫微微一笑,點頭示意,李林甫看在眼裡,就好像楊雲楓完全是在挑釁自己一般,心中怒火陡升,但是李隆基在,自己也只能強壓怒火,讓他生氣的還不止如此,楊雲楓經李適之、張九齡與豐王李澄的舉薦,一躍成為長安中擢升官職最快的新貴,而自己一心培養的人才唐顯,在長安已經三年有餘了,卻始終沒有讓李隆基如此的重視,這讓李林甫如何能不生氣?
李隆基這時看向楊雲楓,笑道:“雲楓,你的好友張旭的確是個人才,剛才他的考卷,朕已經看過了,見解非凡……”說著話鋒突然一轉,臉色也微微一變,道:“可惜此人性情乖張怪癖,狂放不羈,若是委以重任的話,只怕更是目中無人啊!”
楊雲楓已經猜到了李隆基的心思,李隆基既愛張旭之才,但是又不喜張旭的性子,而自己是張旭的好友,李隆基想從自己這裡詢問一下如何安排張旭。果不其然,這時李隆基問楊雲楓道:“雲楓,張旭此人你以為如何安排最為妥當?”
楊雲楓聞言立刻站起身來,心念急閃,若是自己一味的保舉張旭,反而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讓李隆基不要重用張旭,不但覺得對不起朋友,也許李隆基也會對自己有看法,真是左右為難,這時心中一動,立刻道:“正如皇上所言,皇上慧眼,一眼便看穿了張旭,臣以為張旭是個人才不可不用,但是其性子的確有些過於乖張,皇上不如貶之,磨礪其性子一番後,再委以重任!”
李隆基這時笑道:“雲楓,你每次都能說中要害,深明朕意,深合朕心……”
楊雲楓心中一喜,立刻拱手道:“皇上,臣有一建議,此去蜀中,臣要徹查蜀中官員瞞報災情一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