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中國聖人”、“中國文化的繼承者”。閻的治國思想,名曰“聖王之治”,實為“君主立憲+軍國主義=中國富強之路”的公式。這個公式閻雖然沒有正式提出,然在他1915年致袁世凱的勸進電和致參議院電中已有明確表述。
北伐戰爭開始前,國民黨極力爭取閻錫山。蔣介石派方本仁至太原遊說閻。閻見北伐有機可投,遂應允。但按兵不動,後見北伐軍來勢很兇,而且打到了兩湖,北洋軍已四分五裂,便於1927年6月6日(取六六大順之意),自任北方革命軍總司令,開始懸掛青天白日旗,通電服從廣東政府。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追認了這一職務,並推舉他為政治會議委員。在此期間,閻將軍隊擴編為8個軍17個師,又收編了國民軍第三軍。隨後,閻錫山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1928年2月,閻錫山就任南京政府任命的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參加對奉軍作戰。自此,閻便成為居於蔣、馮之下的國民黨內排於第三的位置。閻這麼顯赫的人物,沒想到讓太監李榮生涮了一把。給老北京們留下了一個茶餘飯後的笑料。
那時北京的北長街萬壽興隆寺住著一個老太監,名叫李榮生。他原來是宮裡伺候婉容吸鴉片的專職太監,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皇宮後,李榮生也被遣散回家。李榮生在宮裡沒有積下多少資財,出宮後又好吃懶做,不幾年就混不下去了。他在羊肉衚衕有一個宅院,想賣了它吃喝,又想多撈幾個錢,就開始琢磨了,琢磨來琢磨去,竟然琢磨到閻大司令身上。
這一天,李榮生捧著一件從宮裡帶出的玉觀音,來到鐵獅子衚衕閻錫山的官邸,神乎其神地吹噓,說這是他在羊肉衚衕那處院裡無意中挖到的寶貝,此宅原是道光年間京城九門提督福元修建成住過的。閻一聽,心裡撥起了算盤,這麼隨便一挖就挖出了寶貝,下面還不知埋著多少好東西呢。他馬上花5萬元買下了李榮生手裡的玩意兒,又花3萬元買下了那處宅子。財迷心竅的閻錫山秘密調了一個排的兵力,開始在院子裡挖寶,但挖了個底朝天連個銅子也沒挖出來。這麼多的兵,連吃帶喝,加上運輸挖出的土石,閻錫山前後花了近10萬,他越想越不對,發恨捉拿李榮生,可是太監李榮生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
閒話不提。張學良東北易幟後,國民黨北伐成功。但蔣介石在編遣會上耍了手段,想利用編遣軍隊之機,把馮、閻和李宗仁新桂系的軍隊編掉,由他天馬行空,馮、閻、李自然不幹。但閻同蔣結合起來搞馮。當馮欲起兵反蔣時,閻錫山表面上支援馮反蔣,暗裡卻與蔣勾搭一起。1929年5月19日,馮玉祥在華陰召開了軍事會議,謂蔣介石篡黨獨裁,罪惡滔天,當全黨共誅之,全國共討之。遂成立了護黨救國軍。馮玉祥萬沒料到,他的部下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楊虎城等倒戈附蔣,使西北軍不戰而敗。就在這時,閻錫山忽然發電於馮,勸馮出洋遊歷,並表示願同馮一起出國。馮接閻電,思索再三,深感形勢各方於己都不利,當借閻的電報,順坡下驢,可反蔣這口氣沒出,悶在胸中,不是滋味兒。遂一面通電下野,一面派鄧哲熙和參謀長曹浩森赴太原面閻,將馮約其共同反蔣的話告閻。閻錫山謂鄧、曹道:“這是大事,還是請煥章來晉一趟,我們共同商議。”
鄧、曹想摸出閻的實底,閻只是閃爍其詞,鄧、曹二人摸不到閻的脈,便返回華陰,將閻的話語告馮。馮亦不得要領,再派鄧哲熙赴太原。行前,馮對鄧道:“只要閻能夠反蔣,除不能應允他馮玉祥親到山西這一條外,其餘條件,都可以接受。”
“中國聖人”(2)
鄧哲熙受命後,遂出潼關渡河,行至對岸風陵渡,正要乘同蒲路火車北上時,忽見一人喊自己名字,抬頭一瞅,不禁驚喜萬分。正是:
只道福星臨,孰料禍源至。
鄧哲熙看到了誰?原來,此人姓李,名書誠,字曉垣,一作筱園。湖北潛江人。早年赴日留學,為同盟會發起人之一。民國建立時,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處軍事組長兼陸軍部顧問官。護法之役時,任湘西防務督辦兼援鄂軍總司令。北伐時,任總司令部顧問。因憤於蔣、汪“清黨”大屠殺,拒絕參加中國國民黨黨員重新登記,旋以傾共罪名被關押。1928年春獲釋。唐生智從桂系手中奪回部隊附蔣時,李為唐的總參議。時奉命到太原訪閻。李與閻為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唐生智派李書誠赴晉面閻何意呢?原來,唐雖附蔣,然僅為迫於形勢,內心中依然有反蔣之意,只是未遇機緣而已。唐派李赴晉面閻,便是代表唐同閻相商反蔣之策。李書誠在太原時,從閻的部將孫楚處得知馮不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