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校訓和訓詞,為: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諮爾多士,為民先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這個訓詞,在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明定為中華民國國歌。
黃埔軍校開學後,蔣介石對學校的各項制度要求十分嚴格,並做表率,他不吸菸,不喝酒,與他在日本和上海的生活相比,判若兩人。他常常在早晨起床號吹過後即直闖教官、學員的臥室巡視,對一些睡懶覺者,大加斥責。
黃埔軍校學程規定為1個月的入伍教育,6個月的正式教育。政治課程為《三民主義淺說》、《中國國民革命運動》、《中國政治經濟狀況》、《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世界革命運動簡史》等等。軍事教育在蘇聯顧問指導下,根據蘇聯建國建軍的經驗,安排了各項軍事科目的程序和日程,並定出詳細的實施辦法。
黃埔軍校成立之初,面臨的形勢是很不穩定的廣東革命根據地。當時,軍閥陳炯明、洪兆麟、鄧本殷佔據著廣東的惠州、潮州、汕頭一帶,在革命軍內部,有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軍閥濫施權力,與英帝國主義及雲南軍閥唐繼堯勾結,圖謀顛覆廣州革命政府。這些內外敵人都對黃埔軍官學校的成立極為恐懼,千方百計地實施破壞。
時廣州有英國銀行買辦陳廉伯領導的商人組織的“廣州商團”,其擁有私兵千餘人,陳與英帝國主義秘密勾結,意欲推翻廣州政府,以商人政府取而代之。陳向香港的德商“順全隆”洋行購買了9000支之多的大批武器,另又從歐洲採購到大批武器,密用挪威商輪“哈佛”號運回。
蔣介石遇刺與其祖墳風水(2)
孫中山從與他私交很深的英國領事那裡得知了陳的陰謀,隨即指示蔣介石採取行動。
蔣介石立即登江固艦,在珠江的長洲、沙角及白鵝潭巡弋。於10日晨在白鵝潭附近,截住“哈佛”號,將艦上的軍械,扣留於黃埔軍校。
陳廉伯聞報大怒,遂於8月12日指示全市商店醞釀總罷市,以此要挾釋放“哈佛”號併發還軍械。14日,商團組織了約1000人的“請願團”,向廣州政府示威請願。孫中山先生遂對商團釋出了曉諭書,謂:
陳廉伯有極大陰謀,欲借商團之力以傾覆政府,而步意國(義大利)墨索里尼之後塵。陳廉伯透過香港某西報……聲稱廣州商團為“法西斯黨”,即義大利之資本家頑固黨也。……聞其中策劃者有外國人,定期8月14日推翻政府,取而代之,以陳廉伯為廣東督軍,取消獨立,投降北方。……政府寬大為懷,不忍株連……其知情而悔悟者,政府當宥其既往,不事深究……
然商團仍於25日再度罷市。與此同時,英國駐粵總領事通告廣州革命政府:“倘中國當局對市區動武,所有英國海軍部隊,當立即行動。”
孫中山一面發表對外宣言,一面致電英國首相麥克唐納,抗議英國干涉中國內政。使勢態得以緩和。
就在這時,北方奉系和直系矛盾激化,大戰在即。孫中山決定趁此時機“北伐”,遂於9月18日將大本營自廣州移往韶關。
廣州的商團趁孫中山北上督師、廣州城內兵力單薄之際,於10月9日再度煽動了大規模罷市,使廣州處於混亂之中。當時,孫中山見廣州如此混亂,遂有捨棄之意,特致電於蔣介石,雲:
今兄(指蔣介石)已覺得廣州有如此危險,望即捨去黃埔一孤島,將所有槍彈並學生,一齊送來韶關,為北伐傾注全力。
蔣介石見孫中山電後即回電,雲:
廣州和黃埔是革命根據地,無黃埔,則革命軍必無立足之地;無廣州,則革命政府即無復保障,更無進攻退守迴旋自如之根據,所以廣州和黃埔斷斷不可放棄。中正決死守孤島,必不能輕易放棄此片乾淨土的革命根據重地。致吾黨永無立足之地。
後經廣州政府與商團相商,談妥於10日發還部分槍支。
10日剛好是雙十節。黃埔學校學生舉行閱兵,爾後和各界代表在市區遊行,遊行隊伍行經省河河岸的西壕時,遭到商團開槍突襲、打死學生20多人,商團並於翌日散發張貼宣傳標語傳單,對廣州政府公然侮蔑攻擊,並號召全市商人罷市,商團的武裝部隊亦出動,大有與廣州政府一決雌雄之勢。
面對如此形勢,孫中山態度亦強硬起來,13日,下令吳鐵城率領警衛軍自韶關趕回廣州。並下了“全軍統歸蔣中正指揮”的命令。蔣介石接到孫中山的命令,立即下令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