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雪巖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同,正是跟他這種性格有關係。一個人要選擇怎樣的修養,是他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尊重他的選擇。
第六章 辦造船廠(4)
5。王將軍為什麼來道喜,他不是要抓雪巖嗎?
王將軍是個軍人,是個直性子,他認為該抓胡雪巖的時候就去稟告左宗棠,不管雪巖以前幫過什麼忙,他認為不對,就要抓人,這是沒錯的。上次,王將軍看到雪巖的船過來了,他不管是誰,只問船是幹什麼的,這才是個好軍人,他的表現是非常合理的。現在,王將軍既然接受了左宗棠的指示,說胡雪巖做的事情沒有錯,那他就把以前整個都忘光了,他是誠心誠意來道喜的。當然,還有一層意思我們也心知肚明,他也想把銀子存到雪巖的錢莊裡,有好處他沒有必要放棄。
6。左大人為什麼不把銀子存入錢莊?
他不是不存,而是根本沒的存。為什麼沒的存呢?左宗棠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從來不要朝廷給他的賞銀。他認為身為軍人,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還要獎勵幹什麼呢?我覺得這個觀念是很可貴的。比如我是打字員,我打字打得很好,一個字都不錯,這是本分,為什麼還要獎勵呢?如果一個人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要獎勵,那乾脆不要領薪水專門領獎金就好了。左宗棠一直堅持這個原則:我只是把軍人的本分做好,賞銀我不要。所以他根本沒有錢去存。他一生都是這種作風,所以後人對他是由衷地敬佩。
(三)
左大人仔細欣賞著兵船模型,他夢想著中國能有真正的鐵甲兵船。站在一旁的法國商人高傲地說,造船不是件簡單的事,中國沒有配套的技術設施和人才,想要造船,就得靠法國。左大人一聽,臉色沉了下來,示意雪巖回應法國商人。雪巖不卑不亢地告訴法國人,中國有銀子,可以和其他國家接洽,讓他們幫助造船。法國商人一聽,口氣馬上變軟,請求協助左大人建造兵船,並討好地說左大人到時就成了中國的海軍之父了。左大人嚴肅地說自己要建海軍,並不是想當海軍之父,只想多年之後中國能有自己的海軍,守住千里海防和臺灣列島。
在上海,丁日昌向李鴻章建議阻止左宗棠建船廠。唐廷樞不是官場之人,對此不太認同,他覺得左宗棠造船,對洋人來說是筆生意,更重要的是洋人能借此控制中國海軍,如果阻止這件事,會遭到各國的反對。
李鴻章老謀深算,他打起官腔,說要請英國人幫忙協助辦理此事。其實他是想借英國人之手把這件事攬下,這就等於在無形中拆了左宗棠的“船臺”,砸了胡雪巖的“櫃檯”。
雪巖到玉惠雙親的墓地祭拜,見墳冢雜草叢生,墓碑不清,就吩咐阿貴重新刻碑,並讓他以後就留在杭州,專門伺候芮瑾。
阿貴來找芮瑾,閒談中,芮瑾得知雪巖身邊多了個玉惠,心生怨氣。她僱了個老爹幫忙看鴨子,自己要到上海去找雪巖。
雪巖和阿寶又來到玉惠雙親的墓地,阿貴卻未能如約前來。雪巖見墓碑還沒有立起來,非常生氣,他讓阿寶在墳上包一包土,帶回上海。
1.左大人為什麼仔細看兵船模型?
左大人看著這些模型,心裡在想些什麼,這才是我們比較重視的。左大人如果只是好奇,看著很好玩,那他其實也很幼稚。如果左大人想的是把中國人的兵船製造出來,就可以成為中國海軍之父,那這個人也不值得我們欽佩。當海軍之父有什麼用?左大人從來沒有想這些,他以前對洋人、洋炮很反感,現在才瞭解這也是一種可行之道,只要能把它合理地運用,把它用在有利的地方,根本就不必去計較這到底是中國人的還是外國人的。因此左大人就想到,中國有一大片領土是沿海的,也需要發展海軍去守衛。他跟李鴻章不太一樣,李鴻章好像是注意這點就不重視那點了,有點顧此失彼的感覺。但是左大人沒有,他認為陸防很重要,海防也很重要,所以他一方面說要力保新疆,一方面又說兵船也不可偏廢。左大人是懷著這種心情來看這些模型的,所以看得很仔細。
2.法國商人為什麼看不起中國人,說我們不會製造兵船?
其實,法國人也好,義大利人也罷,不管是什麼地方的外國人,在五百年前,他們都是非常尊敬中國人的,因為那時中國人各方面的表現都是世界領先的。近四百年來,中國的科技嚴重落後,才使得外國人非常高傲,處處看不起中國人。我們也不必去怪他們,因為最主要的,也是因為我們自己表現得不好。如果我們表現得好,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他們自己也會反省,也會改變。所以最要緊的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