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焯ㄎ摶┞隆�
這莊客在山下找覓姚莊不題。卻說姚莊隨著韋書吏出得莊園,上了東山,兩個人一行說話,不知走了幾層山了。到了東山崖下,初見是一座荒山,一塊大石崖從山上插下來,中有一條石縫,荒草長滿了。只見韋書吏叫了聲“開門”,就是一座大衙門,也不見山了。只見大門首把守的人站滿了,也有帶官帽盔甲的,好不威武。見了韋書吏領著姚莊,也不言語,放進門去了。走了幾層官殿,俱是金碧輝煌,青石雨道,彎彎曲曲到一座殿上,見昨晚的道人坐在殿上,又是一樣打扮,與梓潼帝君一樣。姚莊上前磕了頭,遞上書去,仙師拆開看了,便道:“我昨夜要拜你主人,怕他生疑,今日叫你到我洞中看個明白,我好同你去訪他。以後常常往來,只到我山根下一叫就開門,和到你家一樣。你主人讀書為善,日後也好到此處。”
說畢,出得洞來,叫姚莊先去報知,在園中以師生之禮相見。那時劉公在書閣上坐候才有半個時辰,正然納悶,不知此去吉凶如何,只見姚莊早走到面前,說道:“張師傅到了,要在園裡相見。”細細把洞裡光景說了一遍,劉公半疑半信。過了兩個時辰,那個莊客獵戶才回來,不知姚莊到已多時了。劉公只得到園子書房裡候他,看是怎麼樣光景。即領了兒子劉體仁和兩個同學秀才,俱到園門外遠迎,只見姚莊說:“到了。”這劉公眾人並不見人形,姚莊說“作揖”,劉公只得作揖,姚莊說“進門”,劉公只得俱打躬候進,件件只聽這姚莊口說,望著空唱偌,滿莊人都道是瞎賬。及至進了書房,劉公等只得望上行了四拜禮。真是不見形聲,如在左右。
仙師進到房內,書桌上即取筆寫出二題,叫諸生會課,一個是“願無伐善”一節,一個是“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一句。劉公見此,驚信,只得照常獻上茶去。仙師房內檢書弄筆,寫字題詩,使姚莊致謝而去。劉公使兒子井同學秀才將文做畢,才送到床前,即有一人取去,明日絕早又將文看完送將回來。諸生各服批點之妙,與舉業極真,從此日日往來,或是論文講道,分韻聯詩。
一日,到了九月重陽,劉公父子和眾朋友商議,要請仙師登高。這裡寫了大啟,使姚莊入洞,請在東山松下設得野坐。劉公父子和諸友都散步先到山上,擇了一株大樹陰下,山半平臺,鋪下紅氈,擺列下酒果餚菜。只見來了一陣異香,便說仙師已到,一齊向空作揖,分上下坐了,斟過大杯,送在仙師座前,眾人飲幹,此酒也就幹了, 行了一令,是爭紅 奪錦,大家爭一個紅四,輪到仙師,卻是姚莊代擲。仙師先說定了,紅是劉公的,果然輪到劉公,把六變作個紅四。直飲到日落方散。往來詩詞,足有百餘首,不能遍載。
到了十月十五日,三日前有一帖到,要借姚莊騎驢去,跟隨他同上東海一遊。約定五日方回。劉公不測其意,只得使姚莊騎了一個老黑驢去,看作甚麼事,遊甚麼地方。總因劉公為人好奇,固此件件俱聽,不肯違揹他。去了五日,果然姚莊騎著驢回山,一群莊客圍了,一村人問他到甚麼去處。這姚莊進去見了劉公,在一個小搭包裡取出幾件稀奇物件,都不是人間的,但見:怪石几片,紅黃青黑,盤旋著瑪瑙螺文;松葉三枝,軟綠碧絲,垂拂似波濤藻影。石根帶出龍鬚,鐵珊瑚針長似發;海底移來虎刺,龜礬石光旋如雲。又有海螺海馬,形如蛤蚧;石魚石燕,怪於琳琅。米芾袖中藏琥珀,《夷堅志》裡少珍奇。
且說姚莊進了莊門,先將他幾件東西送與劉公,做了人事。細細問他這幾日往那裡去來,姚莊道:“初出莊門,只見一個人在門外引我同行,到了大路旁邊,仙師早已騎馬等候。見我到了,分付隨後同行。前後有二三十對人,打著旗號。往前走了不上十數里,卻不知怎麼在半空裡,腳下都是煙氣,和人家蒸飯灶上出的氣一般,一層層驢腳下亂滾。那驢也一步一步走將去,又不似在地上行的。走了一會,卻到了東海岸邊,依舊是洪波大浪接天的,沒有邊岸。仙師分付眾人退後:”等我分開海水, 你們好隨著下海。‘只見仙師騎著 一匹黃馬,鬃尾都是紅的,卻是光騎著,並無鞍轡,止有一枝鞭子,卻是銅的。但見他將銅鞭搖上兩搖,這匹馬渾身是火,望著海里忽喇的一聲掉下去了。馬到處海水兩開,全不見水,卻是一條沙路,兩邊的海水和銅牆鐵壁一樣分在兩邊。這些眾人隨著仙師的馬走,全沒有一點水氣,使手去摸那兩邊的水,也是乾的,那討點水來,有這等的怪事。行了一會,又到了半空裡,往下一看,又是茫茫的大水,卻有煙霧隔著。一陣風來,望見海又遮住了。不知走了多少路,到了一座大山根下。仙師下得馬來,這些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