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了。奏凱回營,大吹大打,了空也盔甲著和小姐拜謝楊夫人。喜得滿營兵馬都誇他一對好夫妻,口口稱為駙馬。那知了空心如枯木,全不關心,依舊上書房脫去戎衣,又換上他的僧帽直掇。每日拜天誦經,二時功課,夫人小姐無可奈何,只得憑他,待李全回家再作區處。不知終來錦屏得成夫婦,了空何日見母,正是: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鄉。
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
《酹江月》詞:
吾廬何有?有一灣蓮蕩,數間茅宇。斷塹疏籬聊補茸,那得粉牆朱戶。禾黍西風,雞豚落日,灑脫田家趣。
客來茶罷,自挑野菜同煮。多少甲第連雲,蛾眉環座,人醉黃金塢。回首邯鄲春夢破,零落珠歌翠舞。得似衰翁,蕭然陋巷,長作溪山主。紫芝可採,更尋巖谷深處。
這首詞,單說瓊樓金屋不如茅舍竹衙,舞榭妝樓不及牧歌樵唱。嚴子陵的羊裘,卻勝似石崇的火浣雉頭。杜子美的橡慄,卻勝似何曾的烹金炊玉。黃山谷自號四體老人,王姆稱為四當居士。
何為四休——
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充寒暖即休。
三平四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何為四當——
晚食以當肉,緩步以當車。
知止以當富,無事以當貴。
又有富貴貧賤自求方:
富莫富於常知足,貴莫貴於有蘊藉。
貧莫貧於無識見,賤奠賤於無骨力。
紫虛元君勸世文:
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退。
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患生於多欲,過生於輕慢。
禍生於多貪,罪生於不仁。
又有一篇古隱方:
一畏天道。
二遵王法。
三行善不使人知。
四學吃虧。
五輕財讓產好施。
六甘淡保七不恃權勢妄自尊大。
八不交豪俠客,不許優妓,不寵健僕。
九不尚才華伎藝工巧。
十不殺生。
十一不妄語自欺。
十二學佛法黃老守雌。
如今世人不肯退步,反說是古人可以隱得,今人求隱也不能勾了。全不知人在亂世, 多有非禍奇災,不能逃兵火國 法,總因這一點貪心,十分認真,才致殺身之禍。第一件是恃才高做,把天理王法看做迂談,做出不公不法的事來,俱從此起。第二件是利己害人,把這陰德為善,看做老頭巾醒世常言——那個富貴人不是克減朝廷,就是詐害平民,這些財物是天上吊下來的不成。第三件爭強勝佔便宜。世間事沒有平的,人不吃虧自然我要吃虧,我不吃虧自然人要受屈。那非理的橫逆,昧心的兇人,原該讓他,自有他貫滿的時節,不可以我與他滿貫。第四件要先己後人,不肯推多取少。骨肉嫌疑,居鄉仇恨,多從此起,誰肯把田產銀錢看作餘物。《道德經》說:“為人而已愈有,與人而已愈多。”人那肯信!第五件喜齊整,愛受用。固此錢物不足供我奢費,自然要算計別人的。搜刮不來,只得使些權勢;詐騙不來,只得添些嫌疑。何如一切淡薄,省了多少閒氣。所以說恭儉兩字,自然不去侵奪。第六件倚強凌弱,炫智矜名。結交豪傑,使人怕我;馳騁才名,使人服我。多有寵用健奴,反害了自己的身家;釣譽沽名,添上許多爭訟。到了亂世,殺人如麻,想到人人遭難怕死時,便該長吃齋素,以佛老藏身,減些罪孽。因此古人隱身多用這個方子,今人不肯悔悟,常有殺身之禍。只說是天下亂了,無處可隱。殊不知那冀缺躬耕,梁鴻牧承,梅福為吳門下卒,韓康向市頭賣藥,那個古人不是以窮苦藏身的?今日士大夫,要嬌妻美妾,羅綺在身。
絲竹在耳,住著雪洞雲房,吃著珍羞美味,選個名山秀水供我的遊玩,我才去隱。這是平地神仙,還勝似那公卿大老,待漏趨朝,那得有這桃源未請他去採藥,真是可笑。
因此今人不如古人處,就是名利二字再不能割捨,往往遭鳥盡弓藏的大禍,至死不悔。
今日說一個不戀名利的人,後來成了仙佛,只是一個舍字。清河縣有一個劉學官,姓劉名個讓字,住在獅子東街。
當初是個迂儒,一生不敢妄為。那年借了西門慶五十兩銀子,上濟南府做了訓導,後來西門慶死了,不肯負了前言,使夫人來還月娘。只此一念不欺,自然是個古君子。他兒子劉體仁做了廩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