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第1/2 頁)
豺狼野狗,貪尋腐肉。
善人低泣,惡人大笑。
這個社會,需要真正的正義。
不是那些遵從法律卻不得不因為法律的漏洞而放走犯人的執法機構,而是更加、更加的——
比誰都明白人類不可以制裁人類這一點,但是依舊義無反顧這樣去做的——
無名者。
這並非是英雄的故事。
是從未立志成為英雄的無名者的傳奇。
善也好,惡也好。
生命的意義並非在此。
決意為了自己感到愉快而活著的少女,與揹負著罪惡卻與正義毫無關係的男人,在那一天,以地震後的電線短路而燃起熊熊大火的房屋廢墟為場地‘以人類哭著、喊著、叫嚷著,悲鳴著不知道該如何全部敘述的苦難聲、與大火燃燒一切時所發出的聲音的融合物為背景音樂,這樣的兩人便在此刻相遇了。
但是,兩人在這第一次、無意中的相遇後,一直到一方死去之時,才真正的第二次面對面的相見。
這是,在這個發出悲鳴之聲也無一同族會在意的時代裡,只圍繞著兩位無名者而起的故事——
——節選自《愛意》,作者:片桐疾風。
.
.
以一場地震為起因,片桐疾風書寫了一個強調著“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為了自己開心而去做”的十五歲少女,以及一位身上揹負著太多的罪惡,也不承認自己所做的是正義之事的男人。——怎麼樣看上去都完全不相關的兩人之間所展開的故事。
日本版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說法其實並不太確切。
因為這個故事和上面所舉例的那部片子、除了男女主角之間的年齡相近外,基本沒什麼其他區別。
可是《愛意》這部電影,對於媒體來說實在是非常有娛樂點的片子。
首先,這部片子和《夏蟬》一樣,從導演到劇本再到男女主角的實際年齡,平均年齡還不到二十五歲。
第二,《愛意》這部影片,是導演新開誠士的第二部執導的影片。同樣,也是敦賀蓮第二次擔當一部電影的男主角,並且——最重要的一點,劇本擔當,是片桐疾風。
多麼的有趣。
《夏蟬》這部電影在被所有的影評人都看好的情況下,獲得了驕人的票房成績與令人咋舌的榮譽。電影的劇本則是原作者片桐疾風,男主角是敦賀蓮,而導演,則是新開誠士。
一部影片,捧出來一位導演,捧紅一個演員,還有一個在業內絕對再也低調不起來的作家。
這樣的三人團隊,再一次的組合起來……
這三人組合,被冠上了“三位一體”這種稱號,在開機儀式上就被所有的媒體抱以期待。
可是在開拍後沒半個月,片桐疾風就以“我還有其他的工作要做”,就拒絕再到片場來了。
於是,曾經和她合作過的導演與主演,兩人暗地裡森森鬆了一口氣。
可是水原誠一卻開始天天往片場報道了。
“我可不想到時候老師發起脾氣來去打官司,結果搞得電影還沒播就□□不斷了。”
“原作粉碎機居然還會有這樣的想法?”
倘若旁人聽來,一定會覺得非常的荒謬。
誰讓片桐疾風這人有改編自小說的《夏蟬》電影版劇情的黑歷史呢。
原作裡女主可是好好的活到了最後,可是在電影半場就被幹掉了。接下來只是擔當男主角的敦賀蓮一人的獨場。
而在《愛意》這部電影版的劇本里,女主角也是在電影最後二十分鐘的時候就基本上沒什麼戲份了。
《愛意》這部電影,從最後二十分鐘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影片結束、期間的全部劇情戲份都是男主角一個人去與自己的堅持和心中的忍耐力作鬥爭。這對演員的演技有超絕的要求。當然,片桐疾風對敦賀蓮的偏愛,也在這第二部電影裡展露無遺。
如果原作者和劇本是不同人擔當的話,兩人絕對會為此鬧出超大的糾紛。而且這樣巨大的變動,如果無法將原作中的精髓描述出來,只會成為電影的敗筆。
可是片桐疾風就是原作者。她愛怎麼改原作的劇情就怎麼改。改動後還能如同原作一樣優異。
——“原作粉碎機”。
這個外號,在《愛意》首映後,就被某個娛樂記者記在了他寫的報道里面。
這篇報道之後,這個稱呼彷彿就在一瞬間、就被所有人給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