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品:從文自傳
作者:沈從文
內容簡介:
1932年暑假,沈從文在青島完成了《從文自傳》。這部作品出版後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認為是“一九三四年我愛讀的書”。《從文自傳》講述的是1902…1922年沈從文進入都市前的人生經歷,即沈從文的湘西經歷,他曾這樣談及《從文自傳》的創作:
就個人記憶到的寫下去,既可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展過程,也可讓讀者明白我是在怎樣環境下活過來的一個人。特別是在生活陷於完全絕望中,還能充滿勇氣和信心始終堅持工作,他的動力來源何在。
透過寫自傳來“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展過程”,其目的並不僅僅是追憶,更重要的是在對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開自身與自身的對話,為當下自我尋根,並以此敞開通向未來的路。《從文自傳》中對過去的追憶始終聯絡著目前生命情狀。在追溯過去的人生經歷時,其時間指向始終是現時的“我”。他曾這樣回憶這段時期:“民廿過了青島,海邊的天與水,雲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煉我,啟發我。又因為空暇較多,不在圖書館即到野外,我的筆有了更多方面的試探。且起始認識了自己。”《從文自傳》的寫作,正是沈從文“認識自己”的一個重要事件。而完成這一自我認同,對於沈從文的創作無疑是極具意義的。在《從文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沈從文的湘西經歷是如何影響到他的創作,他的創作與這段經歷有著怎樣不可分割的關係。而在《從文自傳》後不久,沈從文也就迎來了他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期。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縣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統,沈從文先生的表外甥、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說起過,沈從文僅有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沈從文先生的身上,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統!而按照中國人傳統的宗法觀念,兒子一般是從屬於父系血統的,玉宇澄清萬里埃,沈從文先生理應是漢族而非苗族!
沈從文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正文
我所生長的地方
拿起我這支筆來,想寫點我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說我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個我從那兒生長的邊疆僻地小城時,實在不知道怎樣來著手就較方便些。我應當照城市中人的口吻來說,這真是一個古怪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滿人治理中國土地時,為鎮撫與虐殺殘餘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這古怪地方的成立與一切過去,有一部《苗防備覽》記載了些官方檔案,但那只是一部枯燥無味的官書。我想把我一篇作品裡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裡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
一個好事人,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為“鎮 ”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頓下三五千人口。不過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產、經濟活動情形下面,成為那個城市枯榮的因緣,這一個地方,卻以另外一種意義無所依附而獨立存在。試將那個用粗糙而堅實巨大石頭砌成的圓城作為中心,向四方展開,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七千多座碉堡,二百左右的營汛。碉堡各用大石塊堆成,位置在山頂頭,隨了山嶺脈絡蜿蜓各處走去;營汛各位置在驛路上,佈置得極有秩序。這些東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種精密的計劃,各保持相當距離,在周圍數百里內,平均分配下來,解決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動”的邊苗“叛變”的。兩世紀來滿清的暴政,以及因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紅了每一條官路同每一個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數業已毀掉了,營汛多數成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這地方到今日,已因為變成另外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