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頁)
者一連三天,蒙恬的大軍折損了有近八千人馬,才終於趁著秦軍的箭支不夠的時機衝到了關下,搭起了雲梯。但是蒙恬還沒來得及高興,關上的擂石就如雨點一般砸了下來,剛剛才順著雲梯上去計程車兵很快就被砸回到了地面上,上去是囫圇的一個,下來時就被砸得稀爛了。
看著將士們英勇地往上衝,但很快就死在石木之下,蒙恬這個大秦的將軍這時候才知道這函谷關的威名不是假的。以前他來這裡時倒未曾仔細看過這裡的地勢,想不到現在卻吃了大虧。如是者又僵持了一天,扶蘇軍損了兩千餘人,也無法登上牆去,在他們收兵後,關中秦軍更是老實不客氣地將搭在牆邊的雲梯抽進了關去,等第二日還用它們來對扶蘇軍造成新的麻煩。
第五天的時候,扶蘇終於帶了人馬來到函谷關。在扶蘇的印象中自己第一次知道函谷關這個名字還得靠有個電視節目講道教的創始人老子,說他傳說就是在這裡騎青牛出關成仙的,所以在扶蘇的心裡這裡是一片仙境。可當他見到蒙恬從他嘴裡聽到自己的大軍居然折損了萬餘人時,才知道這個函谷關也是一片修羅場。在他看了自己的將士們的衝鋒和攻擊完全被敵人打垮之後,更能確認此處的難攻。
“這函谷關確是難攻,看關裡的守兵也不是太多,但卻可將此守得固若金湯,使我們寸步難進。”張良也嘆息道。
“這裡實在太過狹窄,再加上兩山夾住了它,所以我們只有正面強攻一條方法。這麼一來我軍人數再多也只能分批上前,使他們能夠從容應對。”蒙恬苦著臉道。
一時在場幾人都沒了聲音,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第一百七十章 冒險
函谷關中,秦軍剛剛又一次打退了扶蘇軍的進攻,士卒們疲憊地從城頭走下來,他們已經太累了,這十多天來雖然他們靠著函谷關的險峻擋住了扶蘇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但是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已經到了他們的極限。一邊看著守將呂英心中明白,再這麼下去恐怕這函谷關中計程車卒就有人要逃跑了。他們畢竟不是真正的函谷關守軍,甚至不算是秦軍中的善戰之人,這種高強度的對壘很快就消磨了他們意志。支援他們的只有在咸陽城中家人的安危,以及秦人對逃兵的嚴刑酷法。
呂英是隨著章邯前往楚地的軍師呂傑的兄長,他們兩兄弟一文一武都是可獨當一面的人物。雖然他不如樂定善於守,但還是能夠充分利用這函谷關的地勢來阻擋敵人的進犯。看到士卒們都走下城樓,呂英忙命人將食物都準備妥當,現在他能做的除了指揮將士們禦敵,就只有為他們準備好足夠的後勤物資了。將士們一邊吃著食物,一邊已經相互靠著休息了,有的人嘴裡還叼著半塊餅子,人已經睡著了,他們實在太累了。
呂英問身邊的人道:“咸陽那邊的信應該已經送到了吧,不知皇帝可否再派人來支援。”
那親兵道:“算時日應該到了,但這援兵恐怕卻不會再有了,將軍也不是不知我大秦的軍馬都在楚地未歸。”呂英嘆了口氣,現在他只希望章邯的大軍能早日趕回來。
咸陽城中子嬰正看著從函谷關送來的軍報,他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死笑意:“這函谷關果然不愧是我大秦的屏障,只兩萬人就可擋住扶蘇大軍,這都已經半個月過去了,只要再堅持半月,朕料那章邯的大軍也會趕到了。到時前後夾擊,扶蘇逆軍必然大敗。”
“皇帝所言甚是,幸皇帝英明,早作準備,才使我函谷關安若泰山!”一些大臣忙趁機溜鬚道。經過幾次皇權的不正常更替之後,大秦的有為之臣已經不多,只剩下一些牆頭草還在原來的官位上,所以已經沒有幾人可以為子嬰分憂了。
但子嬰隨即又皺眉道:“守將呂英上奏說士卒疲敝恐怕撐不了太久了,不知朕讓你們在咸陽城中招募計程車卒有多少了?”
眾人一聽這話就傻眼了,他們雖然也有在咸陽城中徵召士卒,但應徵者寥寥無幾,現在聽到皇帝詢問只能裝聾作啞。子嬰一見這情況,怒道:“朕讓你們做些事情就有那麼難嗎?傳朕旨意,咸陽城中每一戶都必須出一丁,若不然就將其以叛逆通敵定罪!”
聖旨一下,咸陽城中的百姓又遭了劫難,無數人家只能將還能走動的人派去應召,居然在幾日內就湊滿了七萬人。但這七萬人的戰力卻是弱得只需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就可敗了。可子嬰還是將他們派往了函谷關湊數去了。
大半個月過去了,扶蘇的大軍依舊還是在攻打著函谷關,人已經死了兩萬,可除了在城牆上留下一道道傷痕之外,扶蘇的軍士對函谷關可說是毫無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