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而大隊留在大營中坐等齊人出城投降。只因范增說現在項羽真正的敵人是已經取子嬰而代之的扶蘇,攻打齊國為的是增加自己的實力,但要是全力攻打臨淄城的話會導致人員損失慘重,不如就以攻心為上,使齊人自發出來投降。開始項羽也覺得能不造成損傷還是不打的好,可是幾日下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這些齊人只是據城堅守完全沒有一點要投降自己的意思,再這麼下去拖的時間可就太久了,現在自己可好似帶著八萬人馬在攻打臨淄啊,比起上次可多了一倍都不止啊,要是還要花上以前那麼多時間,自己的面子可有些掛不住了。
正當項羽很是難受地再次從主帳中走出來看那臨淄城的情況的時候,突然城頭樹起了一面白色的旗幟,隨即那緊閉的城門也發出了吱嘎之聲緩緩打了開來。在眾楚兵奇怪的注視下,一人身著白色長袍,披散著一頭長髮,赤著一雙腳走了出來,他正是齊王。
看到這個怪模怪樣的人,楚兵們先是一愣,但隨即他們便反映了過來,全部高聲歡呼了起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這個人出來傳達的一個資訊——齊國表示投降了,這個才重建不到數年的齊國終於在楚人的兵威之下開城投降了,從此楚國就完全統一了東南一方。
聽到士卒的高喊,項羽也不禁放聲大笑起來,“想不到範先生的計策果然有用,在幾百名士卒傷亡的小代價下,齊國終於被我完全攻下來了!”
第二百零四章 機會
“如今楚人已經將齊國給滅了,項羽的實力也必然大增,不知各位有何看法?”在得到密報之後,扶蘇將眾大臣都傳到了大殿之上,向他們求計。
但是其實大多數人都清楚扶蘇問的不是自己,而是張良、韓信、蒙恬等隨著他打下咸陽來的一眾人等,於是他們很識時務地都將自己當成了隱形人,靜等著那些扶蘇的親信說話。蒙恬一直以來講究的就是沉默,不是最關鍵的時候他是不會發邊自己的觀點的,或許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所以最後眾人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陳平、張良和韓信的身上。
看到眾人都沒有說話,陳平就先開口了:“皇上,你所說的項羽的實力會大增這話可有的商榷啊。不錯現在楚軍必然會因為打下了齊都臨淄而士氣大振,但臣不認為項羽就能將齊國的人馬完全收為己用,他只是以武力奪取了齊國而已,齊國上下必然不會與其同心同德,甚至如果他有了什麼麻煩,齊人還會趁火打劫在他的背後拖他的後腿。所以臣認為皇上要對匈奴用兵大可不必太擔心楚地的事情。”
扶蘇聞言淡淡地一笑,也沒有說話,只是看向其他幾人。韓信看到扶蘇的眼光在自己的身上來回不斷,就知道自己得說點了,於是便也說道:“丞相這話卻並不全對,楚人固然不得齊人之心,但是要齊人在楚與秦之間選擇一個投靠的物件的吧,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投向楚人的,畢竟我大秦當年滅齊時所做的實在太過決絕了,齊人必將這仇恨銘記在心。若是齊人知道楚人是要與我一戰,說不定他們還會幫著楚人呢。而且楚得齊地,那裡不但有不少糧食可以供給給楚人,而且齊地靠海,楚人還可靠著販賣鹽來籌措一些軍費,所以此次楚國滅齊國的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張良看到自己想說的話都被韓信給說完了,只得點頭道:“韓將軍說的很對,如今楚人的實力已經不可小覷,若我們舉全國之力去與匈奴作戰,其最後必然會給楚人以機會,到時候我大秦可就危險了。”
扶蘇其實也想到了這一層,他在這裡如此問話的目的就是讓群臣都知道不是自己不肯與匈奴決一雌雄,實在是為勢所迫。這樣一來,眾臣便沒有任何的異議了。於是他便趁勢問道:“可是如今就算我們不欲與匈奴一戰,匈奴人在知道我們的情況後卻必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不知你們可有應對的辦法?”
張良略一思索,便張口答道:“其實以我們現在的兵力若只是堅守門戶,不與匈奴硬拼,不想一戰將他們驅逐的話,其實只用一半的兵馬就足夠了。其他的人馬我們大可放在南方以防楚人對我們不利。皇上以為如何?”
韓信附和道:“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如此一來我們既可將匈奴的進攻瓦解,亦能不為楚人所趁,足可自保有餘了。”
但好似陳平卻不同意地道:“兩位大人說的雖然在理,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來我們大秦就處在了被動的一方,楚國與匈奴則變成想戰便戰了,這對我大秦今後的發展有極大的阻礙。以臣之見還是集中兵力先將一方擊敗,再掉轉槍頭對付另一個敵人來得好。”
扶蘇也如張良與韓信一般沒有想到這一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