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來想一想,成功是什麼?什麼樣的成功才是成功?如果你不關愛身邊的人、情、事,如果你的快樂沒人分享、痛苦沒人分擔,那麼成功還有什麼意義?
佛說經歷過生死的人,特別願意幫助別人。我很認同,因為我的生命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重新獲得的。所以,寫作《子宮》的目的之一,是一個獲得無數幫助的人渴望幫助更多的人。
活了快40年了,我這個不畏權貴(就是上大學時敢跟班長叫板)的俠女,如今稜角漸漸磨平了,不那麼尖銳了,特別是有了兒子以後,人也寬容了許多,加上做廣告公司,經常需要裝裝孫子,因此偶爾想起小時候的英雄夢,我會懷疑,我的勇氣還在麼?
此次生死考驗證明:我不會被病魔輕易擊倒,我依然勇敢。我很欣慰,我感謝老天給我這次證明我的勇氣的機會,我還希望我的讀者能從那麼多病友的故事中體會勇敢和堅強,獲得勇氣和信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自序 感謝信(3)
住院期間,我見到了那麼多幸或不幸的女人,但是幾乎90%的女人不瞭解自己,有的甚至連起碼的醫學常識都沒有。我的醫生周主任說:女人瞭解自己才能保護自己。所以,《子宮》這本書裡有許多醫學常識的介紹,希望讀者不厭其煩地看下去,看懂它,並且為己所用;希望《子宮》這本書能給更多的人提供幫助。
《子宮》宣揚的是人間真情。
我的親身經歷也證明了: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支撐我的正是那些堅強那些樂觀那些健康那些心中的陽光,所以我是發自內心地自覺自願地宣揚這些陽光,我希望我的讀者心中也灑滿陽光。
謝天!謝地!謝人!
我相信我親愛的讀者都看得出來:《子宮》是一本“情”書。
張海彤
預感
我清楚地記得,2004年4月20日至22日這三天。這三天看起來平淡瑣碎通俗家常與往日沒有任何區別,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內心因為我的身體而發生了怎樣的微妙、奇特、突如其來卻又揮之不去如水墨畫般層層浸染開來的變化。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那種風雨欲來黑雲壓在心頭的體會。
當一切都已經過去,當我的內心再一次晴空萬里之後,我把那三天的體會叫做預感。曾經一段時間以來,我輕易不願意去回憶那三天內心的經歷,因為每回憶一次,我內心的電閃雷鳴會直接導致我身體的反應——我真的會心悸,會出汗,然後才能慢慢平靜下來。但是我現在要把這一切呈現給您,我要把我所有的內心的、身體的體驗與您分享,我要刻畫生活在那些日子裡給一個普通女人留下了怎樣的痕跡。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那幾天,那些血(1)
那一天,我清楚地記得,是2004年4月20日,我起晚了。因為昨晚我睡得實在太晚。沒辦法,我要搬家,要收拾東西;而我的丈夫陳衛東是指望不上的,他在電視臺工作,是《體育新聞》的製片人,比我還忙,而且說走就得走,所以幾乎所有的家務事都要我承擔。搬家最艱鉅的工作就是裝箱,而裝箱的工作也實在不能找小時工,因為我要分類,而且我要清楚分類的結果,所以必須親力親為。
當我從公司披星戴月地回到家,我看著不大的客廳放著十幾個疊著的紙箱子,我告訴自己:今天要把所有的書打包收好,要把散亂的小物件放進“集裝箱”,然後跟搬家公司約時間。明天早晨要把玻璃製品,還有小件的家用電器放在車裡,自己好抽空運到位於望京的新家去。
環顧客廳,牆上已是光禿禿的,滿牆的鏡框已經摘下,原來掛著我們全家福照片的地方留下相框的痕跡。我看看臺歷,盤算著搬家的具體日子。檯曆是用兒子的照片自制的,此時兒子已經送到我的父母家。
我使勁看著照片上兒子甜甜的笑,大概看了10秒鐘也許更長,然後我疲憊的身體就又充滿了能量。這樣持續、專注地看兒子的照片,於我已是家常便飯。兒子那淺淺的天真無邪的笑容就是我的強心劑我的充電器啊!兒子,我常常想,好兒子,媽媽有了你還怕什麼呢?什麼都不怕!再累媽媽都能挺過去!媽媽要和爸爸共同努力,為你創造一個好的未來不是嗎?我們馬上要住進新家了,新家寬敞明亮,可以擺放更多的玩具呢。
我喝口水,開啟音響,抖擻精神開始幹活。音響裡流淌出來的居然是貝多芬的《命運》,不知道是誰什麼時候放進去的,覺得有點兒做作,但是此時此刻,那鏗鏘的樂曲正彷彿勞動號子。也罷,我要用《命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