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鎮帝 上(第1/3 頁)
.“道可道,非常道!”秦浩身軀暴漲九萬里,鴻蒙之體的力量真正展現而出,帝妖獸的陽根乃是帝妖獸的精華,蘊含了恐怖而渾厚的力量,秦浩煉化後,實力暴漲,直接突破了八十九條真龍之力,直達無敵準帝的九十條真龍之力。
並且他的力量還在不斷瘋長,積蓄的力量越來越渾厚,身上的勢絲毫不弱任何一股帝威,他抬拳揮動”打向了那鎮壓自己的道字,同一時間他口中吐出幾字,似乎在辯駁著什麼,如同大道之音,開啟了一篇新的篇章。
“道可道,非常道!”所有人都一陣愣神,這幾個字讓他們陷入了迷惘,這與道完全不一。
“又是這句話!”只有華陽感悟的最真切,因為秦浩當初就是用這句話破去了她的種魔,並且在她的身體裡,種下了魔種,最後兩人交織纏綿。
靡靡道音響徹在整個仙殿,似乎闡述了另一種道,新的篇章,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以這樣的六個字開始了對他思想的詮釋,而正是這六個字,使得老子思想與玄妙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且領悟了那不朽的篇章,道德經。
世人對這句話比較普遍的詮釋認為,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可以發現並闡述萬物的道,但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真正的道是什麼。也有人以為道是可以意會而不可言傳的,例如後來的莊子。
如此一來,道就變成不可知的了。由於道是萬物的根本,如果道不可知,或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則貫穿了道的精神的萬物也就玄妙起來,以道為核心的老子思想自然也就成了玄妙的思想。
可是道真的不可知嗎?如果老子真的認為道是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那他就會像莊子一樣告訴我們道存在於萬物之中,如道在屎溺,屎溺中有自己的道。
正如道德經後面所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可道,非常道”作為道德經的開篇,不僅擲地有聲、而且異常準確。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是它違反常理。
在秦浩的認知中,也是如此,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並非高高在上,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只是道卻違背常理,這似乎看起來自相矛盾,但稍聚舉例就可以明白,十個人去做一件事,或許有十個不同的結果,所做的那件事是道,這是個人做出的十個結果,就是違背常理。
道並非不能闡述,而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道,當這個道走出時,似乎與別人的格格不入,所以引發了衝擊,最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每一個心中的道都是正確的,只是走這個到的人不同,可以說人是道的體現,正如世間有無數的生靈,卻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一個人。
道理是一樣的,可是行道理的人不同,於是出現了無數的紛爭,毫無常態,七大教的道堅定而莊嚴,讓天下俯首,認道門的道,何嘗不是一種偽道?讓一個將軍去做廚子,讓一個廚子去做將軍,行如此之道,自然會得之而逆反。
而秦浩要做的就是以道可道,非常道,來打破七大教這個偽道,所以他選在了最關鍵的時刻,抬手揮拳,一力破萬法同時凝聚在他的拳勢上,攻伐而起。
“轟隆”
秦浩的拳勢蘊含了一種逆行伐天的道,這是將一切規則打破,一切的束縛打破的道,這種道要麼身死,要麼求得真我。
“好可怕的勢居然壓制住了七位大帝以帝器凝聚出的道字!”所有人都被秦浩身上的勢震撼了,這種勢凝聚出一股打破規則的力量。
即使換做是他們這些世上數一數二的強者們,也不敢想象這一點,秦浩居然要打破道。
“他想破道而立麼?”猴子臉色驚駭,毛臉雷公嘴下,那股妖力似乎被秦浩身上的勢引動,要超脫身附的佛衣,掙脫這牢籠與枷鎖。
“破道而立無異於找死,人若是沒有了道,還如何生存?”連土匪盟主與老乞丐都不可思議,自古以來深入人心的就是道,本就存在,高高在上不可違逆,但世人卻忘記了,這個世間的道並非是道,而是一種束縛人心的規則。
世間最可怕的不是人心的分流,而是人心合流,所有人都走上了同一條道,最後將這條道變成了死路,這才是最可怕的,人人都循著前人的經驗去走,認為這比較容易,可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唯有少數人真正得道,而實際上卻是因為他們適合這條道罷了,於是他們成了世人眼中的天才,佼佼者。
可世人卻缺乏打破這種規則的勇氣,不敢將自己心中的道開發出去,因為在世人的認知而言,只有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