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了個大概,然後指著圖片上的標示說:“這次要你們以多國配合緝毒的名義到這片地方,帶一個物件回來。”
老爺子說完,他的助手又切換到另一張圖片,圖片上是個大約十厘米長寬,立體六方形的東西,看不出是何物製成,很像陶瓷又有些鐵鏽在上邊,而且有包漿沁sè,應該是個老物件。
“大致類似於這種物體,不過我們還不敢完全確定,但是我們可以肯定這件東西一定聚有強大的靈力,相信以你們的能力一定能出sè完成任務,接下來請穆寒中隊長給你們講解具體事宜。”
蕭傑和穆寒相互都認識,上一次他差點害死木離,而自己也差點死在木離的毒霧之下,後來被猴哥所救,回到六處中修養了整整一年才恢復過來。如今他已由小隊長升為中隊長,此次任務便是由在他負責,不過他不會隨隊縱深,而是在金三角外圍以高階官員的身份共同指揮緝毒。
穆寒在臺上又重複了次任務內容和任務要求,然後把調來的十人分成兩組,由不同的方向進行搜尋,以求有效快捷的找回目標物件。
在穆寒的按排下,蕭傑和彭彬、段星、唐馨慧、大力五人為第一隊,彭彬為小隊隊長負責指揮,段星和唐馨慧作為情報和探查人員,蕭傑和大力則為第一第二火力。第二隊是,隊長莊奇、情報探人員鄭心承、楊光義,第一第二火力馮亮和布仁巴雅爾。
十人接到命令後,休息一晚,第二天整裝坐上飛往雲南省府昆明的專機。
回憶 第五章 金三角密林
金三角之所以聞名於世並不是因為那裡有多少豐富的資源與秀美景sè,而是因為那裡是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據統計金三角每年大約可產鴉片700萬噸,海洛因00噸,全球有0%的鴉片來於源這裡,又有60%到70%的海洛因經由這裡販運到世界各國。
金三角毒患多年未斷,一來是地理問題,地貌險要易守難攻,夾在三國中界,不出多遠又是中國的雲南省。二來是軍閥、毒販割據,造成金三角混亂不堪的局面。三來則是利益問題,為了賺取暴利毒販子們往往會和當地商賈,軍閥政要勾結,所以鄰近國家大多都是睜之眼閉之眼。
要說金三角毒患歷史,就不得不說一個人。此人原名張祈福,後又來改名張奇夫,而眾人所熟悉大毒梟昆沙則是他在年輕時候到泰國闖蕩所取的假名。雖然外人都叫他昆沙,不過在撣邦、佤邦、果敢等緬甸華人較多的地方,當地人還是稱其為張奇夫。
昆沙的父親是個漢人,母親是個傣人,所以他算得上是半個華僑。
作為一個惡貫滿盈的壞人,昆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xìng的sè彩,他最初的部隊原屬國民黨部署在中緬邊境的一支軍隊,後來國民黨遷臺,這支部隊留在緬甸,成為坤沙旗下的一支部隊。
雖然只有八百人,但這是一支真正經歷過戰火的部隊,不是緬泰小部族能比。很快坤沙就帶領這支殘餘部隊拿下了緬甸佤邦及撣邦周邊大片土地的控制權並將它們發展成鴉片生產地。
一九六九年的時候,昆沙被緬甸軍方誘捕,監禁了兩年後,他的參謀長張蘇泉指揮綁架了兩名援緬甸的蘇聯醫生·要求交換昆沙。後來在泰國斡旋下,昆沙最終被釋放。此後昆沙利用民族情緒號召撣族革命,組建撣幫解放軍,形成一支能與當地zhèng fǔ抗衡的武裝力量,到了九十年代初,昆沙的事業達到最頂峰時期。
不過隨著昆沙的勢力不斷強大,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緬甸軍zhèng fǔ迫於世界輿論開始向昆沙周邊領地施壓。正當大家以為昆沙要與緬甸軍大戰的時候·昆沙卻率領麾下將士向緬甸軍投降。緬甸方面對於昆沙的投降表示接納於肯定,只是把他軟禁起來,過著和張學良一樣的生活。(一直到007未,昆沙才在緬甸仰光逝世,享年75歲)
昆沙向緬甸軍投誠後,他的一些部下選擇了繼續在金三角販毒,之後又有新的勢力加入·再次把金三角毒患推向了個更高點。
這次聯合掃毒共由中、緬、泰三個國家出兵,主要兵力是緬方面,泰國負責守住他們那一方,中國出資和武器·還有一支上百人的特種部隊,而六處派來的十人全都安排到了這隻特種部隊內。
中國的特種部隊很快就進入到緬甸東枝(緬甸東面部城市)·在這裡等候聯合部署,而緬甸zhèng fǔ軍東部軍區也長年駐紮在這裡。
與中國的特種兵相比,緬甸zhèng fǔ軍的服裝、武器裝備就顯得差了太多。看著中國派出的特種部隊,緬甸士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