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殲18戰機出口(第1/3 頁)
殲30戰機,去年年底進入小批次生產,農曆新年之前更是完成了好幾架殲30戰機的交付,今年以來,更是每月五、六架殲30戰機的生產速度,已經完成二、三十架殲30戰機的交付。
殲18戰機進入小批次生產製造的時間稍晚,但殲18戰機技術含量相比殲30戰機稍低,工藝相對殲30戰機簡單<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也就是說,殲18戰機的生產製造沒有這麼複雜,進入小批次生產階段之後,每月生產製造八、九架,甚至達到十架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
殲18戰機生產製造,在數量上可能後來居上,交付軍方的數量,可能很快就會和殲30戰機的數量持平,甚至超越殲30戰機的數量。
軍方開始批次列裝殲30戰機和殲18戰機,待這兩款戰機進入穩定的大批次生產之後,列裝的進度會大大加快。
城南基地。
二期工程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李天峰帶著安全帽,在週一丁,雷勇,李達武等人陪同之下,正在視察。
整個二期工程,全是一棟棟超大型的廠房,每一棟廠房小則一萬好幾千平米,大則兩、三萬平米,標準很高,其中不少廠房已經完成裝置的安裝除錯。
李天峰在大家的陪同下,走進其中一棟大廠房,廠房裡面,裝置安裝到位,只待開工。
地面乾淨得能照出人影,一臺臺嶄新的,高階的裝置,看上去非常的喜人,這些裝置,其中包括大量的進口高階裝置。當然,國內裝置也不少。
這是一個專業化的生產製造車間,生產製造飛上的各大型零部件。從廠房裡面那幾臺行程近百米的大型數控龍門銑工就能看出來。
週一定道:“老闆,這棟廠房佔地三萬六千餘平米。大小裝置一共三百一十多臺,能生產製造像運30運輸機的主樑這樣的超大型結構件。”
李天峰道:“像這樣的一棟棟廠房投入使用之後,我們的生產能力起碼翻一倍,也為將來運30和運25運輸機的批次生產製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達武道:“老闆,待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我們將形年產500架各類飛機的產能,即使以後生產製造像運30和運25這樣的大飛機,我們的年產能也不會少於300架。”
大飛機的生產製造。自然更加耗費人力物力,也更加的佔用生產資源,如果不生成製造運30和運25這樣的大飛機,只生產像“黑色幽靈”無人機,殲30和殲18戰機,城南基地的年產能肯定在500架以上。
500架!
這是一個非常喜人的成績,也是一個容易讓人興奮的數字,對目前的產能,李天峰顯然也比較滿意。
李天峰道:“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形成產能。大約需要幾個月。”
週一丁道:“老闆,三個月,給我們三個月的時間。整個二期工程將全部投入使用,且漸漸形成產能。”
二期工程,廠房二、三十棟,且全是巨大的生產廠房,需要技術工人的數量將在一萬五千人以上。
人員的招聘,早就啟動,已經招聘了大量的技術工人,只待二期工人完工投入使用,這些工人就會走向崗位。開始培訓,經過培訓之後。就能漸漸走上正軌。
天峰科技公司名氣大,待遇好。且從事的還是航空工業,有一種“登高一呼,應者如雲”的感覺<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天峰科技公司要招聘一萬幾千名一線技術工人,應聘者簡直如過江之鯽,透過精選,秉著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已經招聘了數千名合格者。
這些技術工人很快就將走上崗位,另外,第二次招聘也將馬上開始,將再次招聘數千高標準和高質量的一線技術工人。
人員到位情況比較好,加之有合理的籌劃,週一丁信心十足,三個月之內,城南基地二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且漸漸成產產能。
李天峰道:“周總,我給你們5個月,5個月之後,我需要看到熱火朝天,充滿積極向上的城南基地。”
運30和運25運輸機還在設計研發階段,進入試製還需要一段時間,故時間上也算充足,李天峰給足週一丁時間,一口氣給5個月的時間。
週一丁信心十足的道:“老闆,5個月足夠了,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