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2 頁)
搬離此地;第二,有人能夠發明或尋找到新的燃料來源。
在智人生存的時代,他們總是憑藉對新的植物和動物的開拓,供給食物、衣服、燃料和居住地所需。之後,人類已經成為更有能力的寄食者。以公元1世紀的漢代和羅馬帝國的臣民為例,他們每人獲取的能量是其冰河時期先祖在14000年前獲取的能量的七八倍之多。漢代人和羅馬人還學會了利用風和潮汐來發動船隻,以獲取他們生活所需的動植物,並且學會了在磨坊中運用水力。然而,公元1013年受寒冷之苦而暴動的開封人基本上還處在一種僅靠其他生物供養的階段,在能量鏈條中他們並不比石器時代的採集狩獵者高多少。
宋朝是盛世的延續還是衰敗的開始(6)
在幾十年間,事情開始發生變化,在不知不覺間將開封的鐵器製造者變成了變革者。1000年前的漢朝時期,已經有一些中國人開始利用煤炭和沼氣,但是這些能源並未被廣泛使用。只有當貪婪的鍊鐵工廠與爐灶、家用能源消耗爭奪能源時,鍊鐵產業才實現了從古代有機經濟向礦石燃料新世界的跨越。開封靠近中國兩大煤礦儲備地,又臨近黃河,擁有便捷的交通,因此它並不需要天才—只需要貪婪、絕望以及反覆嘗試—來解決如何用煤炭代替木炭來熔化鐵礦石的問題。資金和人力在定位、挖掘以及搬運煤礦的過程中也極其關鍵,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商人(擁有資源的人)引領時代潮流,而非住戶(不擁有資源)。
一首寫於公元1080年左右的詩歌使我們對這次變革有了一定的認識。。19zs。
君不見,前年雨雪行人斷,城中居民風裂骨幹。
溼薪半束抱衾,日暮敲門無處換。
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磐萬車炭。
流膏迸液無人知,陣陣腥風自吹散。
根苗一發潔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
南山慄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
為君鑄作百鍊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煤炭業和鍊鐵業同步發展。有充分證據表明,一個四川的鑄造廠僱用了3000名工人,每年將35000噸礦石和42000噸煤炭鏟入熔爐,煉出14000噸生鐵。到了公元1050年,煤礦挖掘範圍擴大,家家戶戶都開始使用煤炭。政府在公元1098年重新修訂貧困救濟準則時,煤炭也成為官方唯一提及的燃料。在公元1102~1106年間,開封開闢了20個新煤炭市場。
到那時候,東方的社會發展程度已經達到了1000年以前古羅馬時期的頂峰。而西方伊斯蘭和基督教兩大核心仍然呈現分裂局面,遠遠落後於東方的發展程序,並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前夕。事實上,所有的一切都暗示著中國的工業革命浪潮正在開封被煤灰燻黑的城牆下醞釀著,並且將把東方在社會發展上的領先優勢轉化成東方統領世界的局面。歷史的發展程序似乎是要將艾伯特親王帶到北京,而非將洛蒂帶到巴爾莫勒爾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