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本書的作者王龍是一位年輕的軍旅作家,他不像許多軍旅作家那樣熱衷於關注軍事戰略、傳奇軍人和檢討某場戰役的得失,而是將眼光投向整個民族數百年來所選擇的路徑,用本族的傑出人物和外族的傑出人物一個個對比,從而獲得一種超越一時、一地、一黨的大視野。只有用這種大視野看歷史,看現實,才可能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今日中國綜合國力迅速增長,許多中國年輕人自信心空前高漲,中國正面臨巨大社會轉型。所謂社會大轉型,就是鉅變,是走到了岔路口。何去何從,將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而民族大命運和我們每個人的小命運緊緊相連。這個古老的民族歷經磨難走到今天,有過無數血與火的教訓,現在是否已具備在歧路前更理性、更從容、更博大、更長遠的抉擇眼光和胸懷?
我相信,讀完王龍這本書,多數人會引發對國運民生的進一步思考。基於此,我鄭重向讀者推薦《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目錄
迷途的帝國——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的治國差距
一 血泊裡登上王位
生於憂患的“全能皇帝”
用野蠻制服俄國的野蠻
二 截然相反的治國之路
康熙的政治藍圖
用鐵索勒激起俄羅斯向上
“儒家仁君”輸給了俄國“秦始皇”
三 中國最熱愛西學的帝王
“史上最熱愛科學帝王”
康熙與洋教師們的“蜜月”
四 “我是一個尋師問道的學生”
俄國沙皇成了“優秀工匠”
國家科學院≠皇宮“如意館”
五 康熙與彼得取法西洋的差異
“科學法官”VS“霸業利器”
餘秋雨先生高估了康熙皇帝
六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
守土禦侮竟然不如侵略擴張
康熙被關在世界大門之外
七 變起一朝 禍積有素
兩種文明的矛盾撞擊
中國人的辮子,俄國人的鬍子
八 大道行思 餘音未絕
“彼得堡就坐落在眼淚和屍骨山上”
*者們的淒涼秋天
大臣與首相的差距——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人生悲喜劇
一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從電視劇《走向共和》說起
一個飛黃騰達之日,一個身名俱滅之時
二 出身不同 背道而馳
“衛道救時”的大清棟樑
黑船汽笛驚醒了伊藤博文
三 世界舞臺上的外交表演
李鴻章的太極拳終於玩不轉了
“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
四 漂亮的“拳套”與致命的“拳術”
大清“裱糊匠”李鴻章
誰真正拿到了西方的通行證
五 桔生淮北則為枳
沸騰的日本與冰封的天朝
孤獨遠行的李鴻章
六 天道無常 誰人可變?
生於末世運偏消
棺蓋百年待定評
兩個女人的滄桑時代——慈禧太后哪點不如維多利亞女王
一 兩個女人,兩種命運
禍福相倚,悲欣交集
誰是更幸運的女人
二 同樣天生麗質,同樣才幹出眾
金色年代開始了
慈禧其實多才多藝
三 女人當國,註定是“紅顏禍水”
慈禧真有那麼壞嗎
她為什麼遭到萬人唾罵
四 權欲面前,人人一樣
維多利亞並非清心寡慾
進退兩難的慈禧太后
五 女王也不能無法無天
王在法下,王在議會
維多利亞女王屈服了
六 中國人的千年死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國真到沒有榜樣的時代了?
光緒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近代中日變革的關鍵時刻
一 羊奶馴化與狼奶哺育
史上最苦命的皇帝
喝“狼奶”長大的明治天皇
光緒能夠擺脫慈禧嗎
二 中體西用與和魂洋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