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2/4 頁)
建設成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樂土。
“看來海面和沿海一帶。都不適合建立星炬,如果星海帝國或者妖族有什麼遺蹟和古戰場。也不會出現在這一帶,我們往內陸進發吧。”
隊長洪銅道,“燕子,你探測一下附近的靈能波動,我們往靈能波動最強烈的方向走;禿鷲,你負責尋找最適合建立星炬的地方;啞巴。你負責聯絡剩下幾支星辰戰隊;其餘兩人和我一起,加強戒備!這裡的靈能既然這麼充裕,或許會生長出危險性極強的靈獸,也隨時有可能遇上妖族探索小隊!”
青銅戰隊六人,一路向西。一連飛出了好幾百公里,陸地依舊崎嶇不平,時而撞上一連串高聳入雲的山峰,時而又是深不見底的裂谷。
不少地方,都有浪潮侵襲的痕跡。
看來,這萬米巨浪並不是至遠星上最大的一次浪潮。
或許這些山峰和裂谷,都是超級巨浪不斷衝擊的結果。
一直深入內陸上千公里,巨浪衝刷的痕跡才稍稍褪去,在縱橫交錯的山脈之間,出現了一塊塊狹小的盆地。
李耀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座星炬。
隨著符文啟動,星炬“嗡”一聲,四周彷彿出現一座透明的八角琉璃塔,一道淡金色的光芒沖天而起,消散在大氣層之外。
這代表著在天元界的秘星會控制中心裡,至遠星在星圖上被“點亮”了。
原本他們還可以向靈能更加充裕的內陸靠近一些,再設立星炬。
但考慮到妖族隨時有可能出現,萬一星炬被破壞,未必有時間重建第二座,所以還是建造在這片貧瘠之地,比較保險。
建立完了第一座星炬,李耀又設定了四座隱形符陣,將星炬和四周環境融為一體。
雖然在近距離上,無法隱瞞妖族高手,但是在數百里外掃描的話,是無法識破的。
這時候,從燕陽天那裡,也傳來了好訊息。
西南方向的靈能波動特別強烈,而且波動的頻率十分有規律,不太像是自然形成,倒像是某種文明的遺蹟。
六人簡單休整片刻,從乾坤戒中取出高能食物和營養劑,又為晶鎧充滿了靈能,便一路向西,繼續前進。
經過一天一夜的飛行,他們終於發現了一絲,被智慧生物改造過的文明痕跡!——
看到很多書友在問,為什麼妖刀彭海沒有加入秘星會?
老牛解釋一下。
和現實中的大國較量一樣,各條戰線上都需要最頂尖的人才。
秘星會,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宇航局(當然比我們目前的宇航局要更加重要,畢竟很多技術是可以直接探索回來利用的)。
但並不是說,所有頂尖人才,都要去當宇航員。
除了探索秘星之外,無論是在大荒深處的幽暗絕域,還是實施“超限戰”等等看不見的戰線上,都有無數修真者,在默默奮鬥著,彭海也是其中之一。
他幾年前就是築基巔峰,“半步金丹”,這樣的人物,並非特別適合去秘星探索。
秘星會里比較強橫的“閻君”,在特訓之前,也只是築基高階,只是特別適應秘星中的戰鬥而已。
就是因為把超強者送上秘星,花費的成本實在太高。
最適合上秘星的,是實力適中,但掌握多種能力,一個人能當幾個用的多面手,書裡的青銅戰隊,除了丁鈴鐺之外,幾乎各個都掌握兩種以上的技能。
換言之,“冒險者”和“戰士”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最優秀的戰士,未必是最好的冒險者。
至於彭海,他當然也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今後會和李耀有所交集,或許有機會可以寫一兩個外傳、小故事之類交代一下。(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六章 何等強大的存在!
“元始天尊!這是——”
呈現在眼前驚人的一幕,令六名見多識廣的星巡者都瞠目結舌,心臟捲入驚濤駭浪,久久不能平靜。
穿過一叢犬牙交錯的山峰,前方終於出現一片寬闊的黑色平原,但是在平原上卻矗立著無數根黑線,和地面絕對垂直,直插雲霄,一直突出到大氣層之外。
六人越飛越近,才發現這些“黑線”都是直徑超過百米的巨柱!
直徑百米,長度至少幾十公里,無比精確的圓柱形,這些黑色巨柱不知是用什麼材料煉製而成,竟然沒有被自身重量壓垮,歷經千萬年的風霜雪雨和地殼變動,卻是沒有半點兒侵蝕和歪斜,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矗立在至遠星崎嶇不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