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
“快請!”
乾隆說著偏身下炕,因身上只穿了件袍子,忙命人繫了腰帶,又套了件月白緙絲府綢夾褂,穿戴剛停當,訥親和允禵已經進來。見允禵要行大禮,乾隆忙一把扶住,滿臉都是笑,說道:“十四叔,往後私地見面免了這一層!小時候我和老五常滾在你懷裡,扭股糖似的要蟈蟈,想起來和昨日的事似的,如今名分有別,自己再拘束些兒,這‘天倫’二字還有什麼趣兒呢?”
“萬歲是這麼說,臣可是不敢當呢!”允禵差一點落下淚,說道:“照傅恆這個打法,臨縣保不住了。臨縣保不住,飄高就打通了逃亡陝北的路。陝西那邊榆林城存著幾十萬石糧。陝北苦寒之地,民風刁悍,飄高在這裡扎住根,就成了大敵!萬萬不可輕忽,所以夤夜來見皇上,軍事上要有些措置。”乾隆渾身一震,倒抽了一口冷氣,望著允禵沒吱聲。允禵從袖子裡取出一份山西圖志,展開來平鋪在案上,手指口說,幾乎與李侍堯的見地一樣,未了又道:“千里奔襲,心厥上將軍。如今傅恆奔襲路程其實超過了一千五百里!若我是飄高,在白石溝惡虎灘一帶設伏,傅恆幾千疲兵恐怕就要全軍覆沒!”
乾隆邊看邊聽,頭上已沁出冷汗,回身一屁股坐在椅上,嘆道:“書生誤國,朕用錯了人了!”
“將軍是打出來的,我也打過敗仗。主上太平時用年輕人練兵,宗旨不錯。”允禵冷靜地說道,“目下要緊的是補救。先發旨,令陝西總督衙門,撥五千軍馬堵住佳縣到保德一段黃河所有渡口,阻住匪賊西竄之路。令離石縣、臨縣、興縣把渡口的船全部徵用,萬不得已就一把火燒掉。令山西巡撫喀爾吉善提調全省兵馬,嚴陣以待。看看飄高動向,然後再作打算。臣現在能想到的就是這些。”
訥親在旁聽著,覺得允禵說得太過兇險,遂道:“十四爺,飄高未必有這麼大的雄心能耐,或許打臨縣為徵糧草。又退回馱馱峰呢!他也未必就敢在白石溝惡虎灘設伏。這到底是一窩子小賊。現在以朝廷名義發旨,八百里加緊送往代州,令範高傑按兵不動就地待命。臨縣如果失陷,再作恢復打算,似乎穩妥些。隔省這樣大動干戈,於人心不利。”允禵聽了只微微一笑,說道:“當然最好都是多慮。我這人有時就是杞人憂天。請你留意,這條路跑累死馬,一天也跑不出四百里。張廣泗別的能耐我不曉得,軍令嚴肅這一條似乎可信。”他又高傲地仰起了臉。
“一切照十四叔的辦理,不過都用密旨。”乾隆狠狠瞪訥親一眼,“這是打仗,憑著想當然麼?可笑!”允禵道:“訥親說的給代州發文,還是應該試試,能堵一分漏洞就堵。不存僥倖心,把握就大些。”
乾隆擰著眉頭又想了一會兒,說道:“方才十四叔說,朕想著,山西以軍事為主。陝北以政治為主。榆林存糧也到了換的時候兒。現在正是春荒。開倉賑濟,把糧全部分給陝北百姓!”
“主上聖明!”
允禵高興得臉上放光,這還是他第一次由衷地讚佩乾隆。
三十三 出奇乓奔襲馬坊鎮 查敵情暫住天王廟
傅恆從巡撫衙門借了兵,當夜就離了太原城。這五百精兵原是雍正十年經嶽鍾麒在西寧前線訓練過的。嶽鍾鹿兵敗和通倫,被撤去寧遠大將軍職銜,鎖拿北京問罪。這支後備軍沒有用上就地裁撤。幾年來陸續遣散了士兵,只留下些幹把下級武官沒法安排,被前任山西巡撫招了作親兵,在中營護衛。得著這一立功的機會,這些武弁們真是人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傅恆猶恐激勵不起士氣,將藩庫撥來的一萬五千兩銀子全部分發了他們,二更啟程,一色的膘騎牛皮甲,強弓硬弩,十名火槍手充作欽差護衛,保護著傅恆和李侍堯悄悄地出太原西門,疾速向馬坊進軍。第二日拂曉時分,他門便趕到了地處黑查山峪的馬坊鎮邊。
“到了。”守在傅恆身邊的廖清閣,眼看著一片黑魅魅的鎮子愈來愈近,在馬上用鞭子一指,說道:“中堂,前頭就是馬坊鎮。這地方我來過兩次。名兒叫做‘鎮’,其實不到二百戶人家,每年秋天馬販子們從中原馱茶葉到這裡和蒙古人換馬,也就熱鬧那麼幾天。”
傅恆渾身都是汗,被風吹得又涼又溼,冷冷地望著西北邊黑森森的黑查山,又掃視一眼閃著幾點光亮的馬坊,問道:“鎮子裡有沒有驛站?我們不熟這裡的情勢,闖進去,肯定會有通匪報信的。”“回中堂話。”廖清閣說道,“驛站倒是有一個,只十幾間房,也沒有專門的驛丞驛卒。鎮東有一座天王廟,雖破落些,院落不小,依著我說,用一百人把鎮子圍了,只許進不許出。剩餘的人都住到天王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