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從各位回覆的情況來看,大部分讀了我這篇文章的朋友實質上根本就不明白我說的是什麼。
我可以理解。如今對靈異時間感興趣的大多數人,他們所在意的,所喜歡的,僅僅是這類事件的表象,例如ufo的目擊,某學院的幽靈事件,甚至是一些胡編亂造的怪談和用低劣的photo shop技術偽造的所謂靈異圖片也讓他們愛不釋手。而對於真正的,具有理論意義的,揭示著那些靈異事件真相的言辭,他們卻無法去理解和領悟。
也許是我的語言表述太過邏輯化和理論化,讓大多數朋友無法理解,不過我不準備去改變這種表述方式。因為這不是怪談,也不是小說,而是一篇論文。
“這個狂妄的小子。”我點起了一支菸,“如果他去做促銷一定不錯,僅從這個續文的開頭就可以看出他深諳如何去營銷自己的方法,雖然這種方式會引來更多人的咒罵,但是不管怎樣,這篇文章的讀者卻因此增加了。”想到這,我深深吸了一口煙,繼續迫不及待地去讀這片文章。它的確讓我越來越感興趣。
如何將死去人們的意識儲存下來,究竟除去存活狀態下的大腦以外還有什麼東西能夠作為意識的物質載體呢?在闡述這個觀點之前,我想有必要先談一談一些民間的傳說。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齡老先生在其所著的《聊齋志異》中,記載著不少有關活人與死人,陰間與陽界的故事。數百年來,文學評論家們一直將《聊齋志異》視為中國古典文學之上的五大奇書之一而響譽海內外。
《聊齋志異》從表面上來看僅僅是一些神鬼故事的民間怪談,卻反映出了人類社會的種種矛盾。以神鬼妖作為人性善惡的寫照,揭示和批判人性醜惡的一面。這便是此書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但是,遺憾的是,在這數百年間卻沒有人發現其間所隱藏的另一種價值。
我們總是習慣於用一種即定的,傳統的認識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缺乏大膽的假設想象力,缺乏挑戰世俗觀念的勇氣。正如同《聊齋志異》一直以來僅僅只被人們從文學領域而認識,卻忽視了其間所隱藏的眾多玄機。
寫者無意,讀者有心。或許蒲松齡老先生在撰寫這些故事的時候也沒有留意過,而對於此書中記載的這些故事,我們早就給其下了“虛構”這樣的一種說法,但我現在卻要來否定它。
“虛構”是事實,但虛構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應該有兩種解釋。一,憑空捏造,把本不存在的事物透過藝術加工創造出來。二,根據已經存在的事物加以整合後而重新創造成一個新生的事物。
從正確的角度來說,人類的一切“虛構”行為都應該是後者這種解釋。我們無法理解和認識我們所未接觸過的東西,從遠古的圖騰到如今的神鬼的塑造,都是根據我們所熟知的動物、人種到其他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拼湊出來的。中國的龍的形象就是最好的例證。而神妖總是以人的形象、動物的形象出現在文字、圖形中。由此我們可以斷定,《聊齋志異》中所記載的那些離奇荒誕的故事,也絕非完全的胡編亂造,其創作的原始素材必然的能在現實中找到。
下面我將以《聊齋志異》中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來應證我的這個觀點。
縱觀整部《聊齋志異》,其中出現的最多的便是狐狸精的故事。如《嬰寧》、《小翠》等,故事中的狐妖可幻化人形,鋤強扶弱,知恩圖報,但是最後總是被打回原形,變回狐狸。
故事本身是虛構的,理想化的,是對當時社會制度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寫照,但是我們卻似乎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像《聊齋志異》這部幾乎蒐羅了全部鬼怪形態的書裡,卻有如此之多的篇幅是描寫狐妖?
除了《聊齋志異》中出現了眾多狐狸精的故事外,還有《封神榜》中的蘇妲己,其次是《天書奇譚》、《西遊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中也出現過狐妖,不論是何種神魔小說,狐狸精總會佔有一席之地,這究竟為何?僅僅是簡單的鬼神文化的傳繼?還是因為中國人對狐狸有著特殊的偏好?答案理所當然是否定的。
其實有關狐狸精的謎底早已揭曉,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
文革時期四川某高校曾傳出鬧狐狸精的事件。狐精總在深夜出沒男女寢室偷取食物,而在男生眼中總以美豔女子的形象出現,在女生眼中則以帥氣的男子形象出現,搞得人心惶惶。最後人們設下陷阱將其捕獲,發現其原來竟然是一隻狐狸,瞬時之間有關狐狸精的故事炸開了鍋。
經過調查,一位動物學家揭開了狐狸精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