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個師增至四個師。戰功卓著的王樹聲被提升為第11師副師長兼32團團長。 1931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黃安列寧市(七里坪)宣告成立,下轄第4和第25兩軍,全部兵力達3萬人。徐向前任方面軍總指揮,王樹聲為第4軍第11師師長。 紅四方面軍成立不久,敵人就對鄂豫皖根據地發動了第三次軍事“圍剿”。王樹聲率所部11師,在黃安獨立團配合下,迅速攻佔敵人外圍最大的據點和援敵的必經之路高橋河和桃花鎮,全殲敵一個團,完全切斷黃安之敵與外地的聯絡,隨後兩度擊潰增援敵軍,敲響黃安之敵的喪鐘。12月22日,紅軍攻破黃安城,俘虜敵師長趙冠英及其下屬5000多人。為紀念這一戰役的重大勝利,黃安由此改名為紅安。 1932年1月13日,紅四方面軍北上豫南,發動商(城)潢(川)戰役。王樹聲率領的紅11師先作為正面攻擊部隊與敵交鋒,後又作為全軍的左翼配合兄弟部隊迎擊援敵,前後僅10余天,就解放了商潢公路沿線廣大地區,殲敵5000餘人,使蔣介石的嫡系第2師受到毀滅性打擊,師長湯恩伯被撤職。但王樹聲也在這次戰役中身負重傷。這時,張國燾來到鄂豫皖蘇區實行肅反擴大化,王樹聲因一貫作戰英勇,這次又負了重傷,才倖免於難。四個多月後,王樹聲傷愈,被調任紅25軍第73師師長,率部參加了消滅張鍅第20路軍的潢(川)光(山)戰役。 1932年秋,由於張國燾的錯誤領導,紅四方面軍的第四次反“圍剿”失敗了,廣大紅軍將士被迫撤出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建立的鄂豫皖根據地,開始戰略大轉移。他們歷經千難萬險,於1932年底進入陝南,然後集中力量向南,擬建立以川北為中心的川陝邊根據地。王樹聲率領的73師作為全軍開路先鋒,經過兩天急行軍,翻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大巴山,進入川北,全軍主力相繼到來。隨即,王樹聲採取四面包圍的挖心戰術擊潰薛嶽部主力一個團。1933年2月1日,王樹聲陪同徐向前總指揮,率紅軍健兒進入南江城。在這裡,紅軍執行嚴明的紀律,不騷擾百姓,並開啟反動衙門的黑監獄,解救被關押的階級兄弟,成立臨時革命委員會,把政權交給人民,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擁護。然後,王樹聲兵分四路,很快解放了南江縣城周圍地區。為了爭取民心,紮實進行建立根據地的各項工作,王樹聲挑選數百名政策性強、作風正派、富有地方工作經驗的幹部和戰士,組成多支宣傳隊和工作隊,深入農村,組織群眾,幫助建立黨的地方組織和革命政權,並要求部隊在戰鬥空隙,隨時隨地做群眾工作。廣大窮苦農民在紅軍工作隊的支援下,高舉土地革命的旗幟,沒收地主的田財,建立了自己的各種組織。  
王樹聲小傳(3)
與此同時,四川軍閥田頌堯和劉湘受蔣介石之命,先後派兵對川陝邊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王樹聲受命率73師主力,同其他兄弟部隊經過十個月奮戰,不僅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的圍攻,而且奇蹟般地打出一個比原先更廣闊的川陝蘇區。 其間,紅四方面軍進行了擴編,由原來的四個師,分別擴編為第4、第9、第30軍和第31軍,王樹聲任第31軍軍長。不久,又升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為迎接轉戰北上的中央紅軍,強渡嘉陵江,開始了艱苦的長征。6月14日,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王樹聲被總司令部任命為岷江支隊司令。7月下旬,黨中央到達毛兒蓋。8月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紅一、紅四方面軍迅速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決定。據此,軍委確定兩軍混合編隊,組成左、右兩路軍,分途北上。王樹聲受命率部到達毛兒蓋,被編入右路軍。在這裡,王樹聲受到毛澤東和朱德的親切接見。接著,他們在黨中央的直接率領下,以高昂的鬥志,跨過被稱為“人間絕境”的大草地,到達班佑地區。 正當右路軍取得殲敵一個師的勝利的時候,張國燾採取分裂主義的立場,電令右路軍之四方面軍部隊不再北上,重新南下。王樹聲和右路軍中的四方面軍廣大幹部和戰士,不得不與會師不久、並肩戰鬥過的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的戰友們分手。 在南下途中,紅四方面軍遭到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包圍,損失慘重。1936年7月,由任弼時、賀龍率領的紅2、紅6軍團,渡過金沙江,跨過大雪山,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張國燾這時雖別有打算,但因朱德、任弼時、賀龍等人的堅持和包括王樹聲在內的廣大紅四方面軍幹部戰士們的強烈要求,還是決定北上與中央會合。然而,王樹聲卻因對張國燾的不滿而受到張國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