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龍隨諭臨異象起(第1/3 頁)
邱言?
邱言!
簡單的兩個字,滿屋皆驚!
邱言的名,他們多數都聽過,監考時還曾議論,但都是為了自身派系,考慮的也不是邱言這個人,而是他背後代表的意義。
邱言,更近似於一個符號。
當然,是在讀名之前。
“這邱言,莫非就是那個邱言?”有的考官,直接失態,說出心裡的話語。
但其他人也都是一臉震驚之色。
就在幾息之間,他們先聽到文枝楨名列第三,又來了個陌生的葉運,最為受人矚目的那一份考卷,作者竟是邱言!
一連串的變化,讓眾考官和附屬官員心中亂成一團。
他們都為朝廷官員,尤其諸多同考,都是進士出身,在各自家鄉,也曾有過才子名頭,自然不會因為才子之名,就對邱言另眼相看。
可現在卻不同了。
文染考卷,不惜讓王甫頂著壓力點為頭名,這意義自然截然不同了。
更引發了眾人心思,那舊派的官員,知曉邱言來歷,未料到那篇策論會出自其手,自然驚訝莫名。而新黨官員同樣沒有想到,那篇策論竟會出自馬陽的“弟子”之手。
一時間,屋中寂靜。
唯一還算鎮定的,唯有鄭泉,他早就知道了考生身份,自然不會太過震驚,但同樣被其他人的思緒影響,神色凝重。
與之相對的,是李括那目瞪口呆的表情。
就在一息之前,他還在想著要如何完成任務,但只是眨眼的功夫,這任務的目標,就以難以想象的形式,出現在他面前。
但很快,他心裡泛起喜意:“這邱言竟拿了第一,不要說那些考生。連我都不會相信,一旦說他舞弊,根本不用刻意推動,就會鬧得滿城風雨!”
只是緊跟著,他又有了一點憂慮。
“不過。這次的頭名。乃是文染考卷之人,也就是說,邱言的才思遠超同濟。估計瞞不了多久,而且我等若是暴露,有可能在史書上留下惡名!”
李括心中糾結之時,那些個考官總算回過神來,面色都顯得有些古怪,似想要出言反對,卻又顧慮頗多,無法成言。
這其中,以羅中傑和胡用最為明顯。二人早知道了考卷存在,對考生身份也有諸多猜測,此時真相大白,各自心裡都是五味雜陳。
他們也各自帶了身後勢力——
在舊黨看來,邱言的考卷傾向新法,是必須要反對的。而在新黨看來,邱言乃舊黨魁首弟子,若承認了他的看法,未免古怪,或有後患。
須知。這新舊之爭,除去部分人純粹的政|治抱負外,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兩個利益團體的較量,立場比主張更為重要。
就算是王甫,此時同樣心中複雜。
複雜的情緒,起先只在眾人心中,很快就隨著表情、動作,輻射周圍,令房間氣氛陡然變化,慢慢積蓄。
感到屋中氣氛,那鄒康又要開口,但不等他出聲,外面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傳皇上口諭~~”
這聲音有些尖細,好像一柄利劍,打破了屋中詭異的氣氛,而後一名白面無鬚的老人在幾人陪同下,走了進來。
見到老人,屋裡的眾人都是起身行禮,連王甫也不例外,他們並非是向老人行禮,而是衝著其人身後的皇帝。
皇帝的口諭,指的就是皇帝口頭下達的命令。
大瑞之政,講究非經二府者不得施行,就算皇帝,輕易難下詔和制,但口諭卻可繞開兩府,具有很大效用,很多時候能擇人命運。
老人也不多說,到眾人跟前,整理衣衫,肅容道:“諸卿辛苦多日,朕甚記掛,聞會試有賢才文染考卷,此大瑞之幸也,朕知之,心嚮往之,惟慮放榜日未到,而今張榜在即,特來詢問其名。”
這段話,雖是老人用略顯尖細的聲音說出,但話一出口,卻給人一種厚重回響之感,彷彿同時有兩人言語。
與此同時,在常人難見的層面,有汩汩龍氣匯聚過來,隨話語而去,浩浩蕩蕩如洪流一般,衝入諸多考卷之中,最後融入了邱言的那份。
震動!
邱言的考卷內,字字變化,語句貫通,承載的諸多精神震動起來,在考卷之上,正有一股意志鎮壓精神,赫然是那貢院意志。
這貢院意志主場作戰,本來佔據絕對優勢,但此時龍氣融入考卷,牽一髮而動全身,令考卷之力增大,被壓制在裡面的殘破精神翻身而出,有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