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星定人心始正名,他念紛飛露端倪(第2/3 頁)
然被畫韻吸引,再難移開眼睛。
說起來,邱言能夠一眼看出此人師承,一方面由於身具孫聖精神,另外一方面,則是靠著與興京意志的聯絡。
兩日以來,他日夜不休,無論行走坐臥,都維持著與城池意志的聯絡,便是過來赴宴,依舊沒有中斷感悟。
靠著聯絡,方圓十幾丈內的景象,都能被邱言以眼觀像、以心感源,得到許多人道資訊。
實際上,隨著與城池意志的接觸加深,邱言不只是借力觀察人道,也隱約猜到,為何獨獨在興京,才能發現城池意志,就連那東都,都沒有絲毫意志跡象。
這裡面明顯藏有隱秘。
但這都是今後需要研究和注意的事情,眼下能夠做的,則是藉機感悟人道。
高姓男子評判畫作,眼中異彩連連,氣息漸變,給人一種蛻變之感。
“這邱言的一幅畫,竟讓高勉頓悟?”識貨之人心頭暗驚。
邱言這次行事,直接乾脆,作畫一幅,令高勉沉溺,接著又與幾人交談,一一叫出師承學派,震懾當場,給人留下高深莫測的印象。
“這邱言當真是名副其實,先前只是聞名,還道是以訛傳訛。”
很快,在賞字的間隙中,有人議論起邱言來。
方才邱言與人交談,已經報出姓名。
本來,他的名字流傳,但未在城中有過事蹟,又有幾方引導,令不少人心存疑惑,可現在先是以實際行動震懾當場,再報出名號,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沒有人再敢輕視。
這時,高勉到了邱言跟前,開口說道:“高某之前多有得罪,還望邱兄不要放在心上,你這幅畫中蘊含孫聖真意,比我胸中所學還要精純,觀之能得啟發,與你相比,我這境界就低了太多,竟還妄圖阻你入堂,可謂不自量力。”
說話的同時,他雙手捧著那畫遞了過去,露出一絲不捨。
邱言接過畫後,只是道:“切磋學問,印證所學,哪來的高低之分,這畫能對高兄有所幫助,本就是好事,學識道理總要傳播出去才有意義,否則不過你我心中的死物。”
“言之有理。”高勉點頭,並不妄自菲薄,暗暗記在心中。
這些道理並非只有邱言知道,但知易行難,就算是尋常人,稍有好處在手,也不會輕易與人分享,邱言的這番所為,其實是把自己領悟的聖賢精神,藉著畫作分享出去。
他這次借高勉等人揚名,自然也要有所付出,不然就是單純利用,失了本意,這字畫之中的精意,正是回饋。
“邱兄這樣的人物,若不入廳堂,那才是不公,還請儘快入內吧。”
這時,又有人出聲,說出來的話,讓很多人暗自點頭,紛紛附和。
突然,就聽讚許,就見一觀字之人,年歲不大,正滿臉喜色的伸手虛劃,明顯是在凌空寫字,旁人只道他是觀字後心有所感,但只有邱言注意到,那人手指滑動間,竟是將一點念頭和文思凝結起來,虛空成字,只是常人難以看到罷了。
“這人好像是嶺南道的解元葉運,看他的樣子,莫非是從這幅字中領悟到了什麼?”
看著那人喜不自勝的模樣,很多人若有所思。
邱言雖有發現,卻沒有進一步探究,只是靜靜觀看虛空上的筆畫變動,儼然一副旁觀者的模樣。
如今,他經歷許多,與城池意志接觸、聯絡,對城中人道、民眾,時時皆感,記憶中的聖賢語句,正緩緩變化,今日到來,一陣文鬥之後,引來諸人稱讚,卻也未見喜色,但卻感到一陣奇異韻律,順著興京城的意志,灌注心中,融入萬民心火。
那火焰,擷取自百姓日常,經過等會、會試,又有高屋建瓴趨勢,但不甚清晰,而今,在兩者之間,慢慢浮現士林支柱……
字、畫、群生、邱言。
物與人,多與少,數十與一,在興京意志的牽引下,越發和諧。
“這些人剛才擋著不讓邱言進堂,現在又恭送請邱言上殿,翻臉比翻書還快!”
邊上,青衣小廝見到這一幕,覺得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不過,不等他細思,院門照壁處,驟然傳來喧囂,打斷思路。
………………
“文公子,你來了。”
“文公子,那日客棧,聽你言及策論,受益頗多。”
“實不相瞞,在下對會試策論有些看法,希望能與文兄相談,印證心得。”
……
別院門外,英俊瀟灑的文枝楨徐徐而行,與邊上眾人談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