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聚念引思,雖險亦行(第2/2 頁)
與其花費精力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不如精誠一心的求索。
他都一口氣把飛豹給打死了,難道還要殺上門去,滅了封靈道滿門上下,接著順藤摸瓜,殺上天去,把那傳聞中的天師也一併斬殺,這才叫做行事?
有那個時間,人文神道,可能都傳播開來了。
在邱言轉念的同時,兩點藥力不住變化,但並未融入體內,而是在神魂中停駐,彼此聯絡,漸漸散開,浮現出七道虛影。
“丹祖的丹藥,經過香火心念改變,可代替七魄,而我散發出去的諸多感悟,牽引諸人之心,可以代替三魂,殿試之時的王朝龍庭、天子龍氣,有如熔爐,以此為引,當可如願。這樣的機會我如果抓不住,想要成事,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了,至少十年內很難再成。”
想到這,邱言抬起一手,手中魂力翻湧,神識匯聚一處,旋轉起來,好像漩渦一樣,在虛空中構建出一股強烈的吸攝之力,順著聯絡,從遙遠之處將一道道意念牽引過來。
這些意念裡混合各種主張,之所以能被牽引過來,是由於每一道都含有一絲與邱言有聯的文思,赫然與他所倡導的知行之法相合。
文思微弱,好像一顆顆種子,但已紮根土中,不再是無根浮萍。
這一道道意念,每一道都十分微弱,甚至不及普通人的一道念頭,雖然被牽引過來,卻沒有引起他人注意。
只是,成千上萬的微弱念頭聚集,卻也是股可觀力量,被神識牽引著,內裡的雜念被聖賢精神斥退,只留下最精純、與邱言主張一致的地方。
從東都到興京,邱言散發感悟,當並非漫無目的,而是把握一點主旨。
那接受感悟的眾人,身份各異,生活的環境、接觸的人各有不同,在行事的時候,得了感悟,下意識的就會去探究、考慮,衍生出不同的心得。
而今,這些心得被牽引過來,被邱言吸收、消化,又在他的心裡構建出一點奇異光芒。
“人文之道,經過諸多人群行事、反饋,約莫有了三成框架,離大成還遠,卻已足夠模擬出三魂變化了。”
轉念間,光芒分化為三,一團連線因果,有天魂氣息,一團展露經歷,有地魂氣息,一團顯露智慧經驗,有人魂氣息。
三團光輝顯化出來,到了虛丹周圍徘徊。
做完這些,天色微亮。
邱言打點一番,吃了東西,告別胡起、戴國,和周貫結伴而去,他們本來住到了城外,今日又搬回了城中,就是為了迎接殿試。
和會試相比,殿試的準備要簡單很多,入宮要經過層層檢查,東西多了也帶不進去。
來到宮門前,已經聚集了不少考生,低聲交談著,看到邱言來了,又紛紛見禮,和會試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有高靖、顧言之等人走過來敘舊。
幾人簡單聊著,邱言留神了其他人的話語注意到他們多在講著這兩天中的一件大事,便是舞弊案總算有了交代。
只是,並沒有人因此上榜,不過是三百多人裡少了一人,並無多大影響,畢竟這貢生的人數,本來就不固定,每年都或多或少。
那位江南才子終被革了名次,只是此事並未聲張,有種刻意要平息的勢頭,當有一件事情,朝廷以國家之力去處理、平息的時候,縱然有人心懷不滿,到底無法反抗。
文枝楨的文章也被公佈出來,果然是句句對題,明顯準備許久。
這樣一來,事情算是了結,聽說皇上因為這事,還斥責了主考王甫,逼得王甫差點辭官,卻又被皇帝挽留。
“恩威並施,才是平衡之道,看來皇帝也意識到新黨氣勢太盛,要壓一壓了,藉著這次機會,一箭雙鵰。”
聽著眾人議論,邱言心裡閃過這個念頭。
沒過多久,有人出來引路,帶著諸考生過門入宮,宮中一路都有重兵把守,有御史相隨,考生們默不作聲的前行,直奔集英殿。
行走間,邱言能清楚的感到,有股難以描述的龐大之力,盤踞在皇宮上空,將自己的神通之能徹底鎮壓,只能勉強維持著神魂與虛丹運轉。
“此時,若有人出手,血肉身斷無幸理,只是要成人文神道,這步必不可少,雖險亦行!”
ps:
感謝“orisun”、“v老頭”投出的月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