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言兵連氣向北望(第2/2 頁)
有所懷疑,而不會去質疑其才學。
不光李坤,連馬陽、張鏈、徐進,乃至始終關注著邱言的王甫,都關注著邱言的動作。
其他考生,不管表現的如何精彩,筆下文章如何順暢,都不如邱言閉上眼睛這一個動作,更牽動人心。
“這個邱言,莫不是在想如何寫出一篇文章,技驚四座,然後順勢得了狀元?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經暴露,皇上一清二楚,那前三甲已經和他無緣了!”張鏈冷笑一聲,眯起眼睛,眼縫中有寒芒透露出來。
這幅模樣,被旁邊的徐進看到了,後者暗自搖頭:“張鏈幾朝元老,深諳權力之道,如今卻被黨爭給迷了眼睛,看人看事已經非黑即白了,這樣的心思,難免給他張家樹立敵人,埋下隱患,對於那些年輕又前途的人,不能總想著打壓,打壓得了一時,還能打壓一世?”
這樣想著,他又轉頭看向邱言,注意到後者臉上的平靜表情,也在嘀咕。
“看邱言的樣子,他這篇文章應該不會簡單,只是畢竟真龍心疑,不是輕易能夠打消的,就看他能否在北疆戰局上提出不錯見解了,那樣或許能打消聖上心中疑慮。”
在這些宰執看來,兵制不是小事,指望考生提出切實可行的主意,並不實際,這不是小瞧他們,而是眼界所決定的,就好像從來沒有見過大象模樣的瞎子,再怎麼摸,也無法描述象形。
考生們沒有坐到那個位置,能夠掌握的訊息十分有限,對整個天下尚且沒有概念,又如何深入軍制,言談得失?
宰執們都很清楚,皇帝在考卷上拿出這個題目,不是為了得到考生的回應,而是用來表明態度,加以利用。
馬陽對此同樣瞭解,但另一方面,他亦十分在意邱言的應對:“鄉試的時候,慎之也曾寫出一篇兵策,裡面並沒有多少戰法,更不涉及兵制,卻是料敵於先,乃是謀全域性之人,希望他能靠這次策問,再有佳文奉上,以此打消官家的猶疑,化解眼前的危難,不過,福禍相依,經過此事,多少能讓他脫離黨爭漩渦,又是一喜了。”
這樣想著,聯想新舊黨爭,馬陽目光微動,視線落到王甫身上,隨後一愣。他竟是在後者臉上,看到了專注和期待之色。
王甫正盯著邱言身影,面色凝重。
人在官場,必備前提,便是要學會隱藏心中想法,喜怒不形於色,尤其是他們走到了如此地步、位極人臣之人,一言一行、一個顏色,都會被人揣摩、利用,更要時刻注意,似這般表露心中之情的情況,要麼是刻意做出,要麼就是情難自禁。
“莫非……”
想著想著,馬陽視線重新回到邱言身上,只是這轉頭的功夫,再看過去,邱言已然睜開了眼睛,並拿起了手中的筆,筆尖落在紙上,輕飄飄的寫了起來。
那一枚枚字不斷成型,將其心中想法呈現在紙上,這些字骨血飽滿,內含神韻,但奇怪的是,那神韻彷彿被什麼力量抽取出去,每當一個字成型,神韻就迅速暗淡,只留下一個看似普通的文字。
如此一來,倒顯得邱言行筆的時候,氣態頗為平凡,更無半點氣勢,不要說和高靖、葉運、楊彥比,就連其他書生書寫時,那種揮毫潑墨的舒暢之態,都未必能比得上。
他人觀字的時候,寫字人的神態、氣勢很重要,李坤、馬陽等人,要麼是見多識廣、要麼自身就是書法大家,當然注意到了邱言下筆後的奇異之處。
但他們並未因此輕視,反而越發好奇,因為邱言能文引異象,那篇染紙策問,也都被他們看過了,知道是字有神韻之人,現在卻出現這等情況,絕對有著古怪。
想著想著,李坤起身站起,邁步向前,明顯想要走過去看看,只是身份在那,要有矜持,是以沒有直奔而去,而是狀似隨意的在考生中游走,彷彿巡考。
馬陽等人倒是沒有這方面的顧忌,但知道皇帝心思,不好爭先,便都站在原地。
不過,沒過多久,幾人就察覺到一點無聲變化,不知在何處發生了,細細探查,卻又找不到緣由。
他們並不知道……
宮殿之外,高空之上,虛空中漸漸顯露出一道道明黃之氣,與城池意志纏繞,波動起來,綻放漣漪,但漣漪並不激烈,朝北方輻射出去!
ps:
感謝“內褲貴裸無罪”、“samcai”投出的月票!
感謝“小武他爸”的打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