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城外兵,紙上策(第2/3 頁)
此刻他正提著烤藍,站在候考的人群中,身旁是張振、周貫、羅家雲等熟人,四周滿是人影,送考的、趕考的,彼此交談,同樣人聲鼎沸。
“這便是人道王朝的氣運消長,一邊兵災,一邊文會,烈火烹油,錦繡文章,氣運各有不同,只是不知那發出金光的,是否真是佛門,為何殺起生來,竟無半點顧忌。”
“邱兄,這一道經義,該你來答了。”
邱言正想著,旁邊傳來一個聲音,卻是那羅家雲捧著本書,指著上面的一句。
鄉試不同於道試,整個劍南道的考生,要齊聚劍南城貢院,在這裡考試,羅家雲籍貫戎州,但也是劍南道人士,因此與邱言重逢。
不過,羅家雲好學不倦,就算是開考之前,也手不釋卷,便和邱言相互考校經義,等周貫、張振等人到來之後,邱言將之引薦,幾個人熟絡了一下,便一同開始溫習。
解了這道經義,幾人還待再解,旁邊突然一靜,然後就見一群儒生圍了上來,為首的,正是那方子延。
“邱兄。”方子延上來,先是行禮,“今ri鄉試,正是我輩士子一展所長之時,這次,方某可是要和你比一比。”
“比什麼?”邱言有些疑huo,然後搖搖頭,“作考只管將心中文章寫出來就行了,哪用得著比?”
邱言的心中,還沉浸著淡淡的人道感悟,哪有功夫和方子延多說。
方子延也不著惱,微微一笑,便就離去。
倒是隨他前來的那些個儒生,紛紛上前與邱言見禮,這些人在武信城與邱言有過接觸,這次過來本就是為了敘舊。
沒過多久,顧言之也穿過人群走了過來,這位與方子延齊名的才子,穿著樸素,身後跟著一個書童,也是過來與邱言許久的。
只是,他說了兩句,忽然壓低聲音道:“邱兄,有一事還要提醒你,方兄這些ri子,與李御史、潘都指揮使有過來往,志在解元。”
說完這一句,這顧言之便就退去。
這麼一句沒頭沒尾的話,落在邱言耳中,卻讓他心中明悟,他這些天以神念籠罩潘府,對潘府中的一些事多少都有了解,卻不願意分心。
“原來如此,方子延想要走新黨的路子,因我與馬老相國的交情,將我看成舊黨,想要交個投名狀,只是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真個煩心,我卻是沒有必要去攙和。”
他正想著,前方忽然人聲湧動,原來是提調官來了,這提調官的身份可非同一般,乃是劍南道的觀察使,相當於邱言前世的省長,足見重視。
此人身後,站著劍南幾府的學官。
學官念名,將各府的考生叫了過去,依次辨認後,就能入貢院之門。
門口站著兵卒,負責搜身檢查,這也是正常之事,沒什麼可說的,只是時不時能看到有人被搜出小抄等物,然後哭鬧不休,但終究要被叉出去。
待得邱言被檢查完畢,領了考號,便走入考場。
一入考場,文思之氣就從四周蔓延過來,堵塞天靈。
邱言不以為意,依著考號找到了號房。
貢院的號房,比府學的要寬敞些,邱言一坐進去,就要收拾考籃,卻在桌上看到了兩根蠟燭。
“這鄉試還真是考慮周到。”
感慨了一句,邱言叫了個巡查過來,將蠟燭點上,此時天際才剛剛lu白,光線昏暗,所以需要點燭。
待得他將筆墨紙硯擺好,研磨潤筆,巡查又走了過來,發了考卷。
邱言拿起考卷,看了幾眼,然後提起筆,在相應的地方寫上姓名、籍貫,這些地方在收卷後,都是要封起來的,也就是常說的糊名。
做完這些,邱言放下筆,深吸一口氣,開始回憶起hun中的文章記憶,雖說有神念相助,記憶更勝從前,凝結地hun後,詩詞文章更常流心間,但卻不能因此忘形,還是要端正態度,腳踏實地。
這時候,考官、副考官,以及諸多同考官就要到考場的各處,進行巡視,並將考試事項鄭重的說上一遍,以作jing示。
來邱言這邊的巡查的,乃是那孔提學,他是劍南道提學,道試時到各府任主考,而眼下鄉試的時候,就成了副主考。
這孔提學路過邱言身邊時,點了點頭,微微一笑,所作招呼,卻沒有停留,以此避嫌。
又過了一會,巡查又來,這次發得是考題紙。
考題,是開考前一兩個時辰才臨時決定的,接著抄錄分發,所以巡查也是剛剛才領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