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一卦三解(第2/3 頁)
您,其實我等不願透露,也是基於這般考慮。”
“原來如此。”邱言算是徹底明白了。
“這兩個人不能暴露行蹤,才想到入籍投靠的法子,他們先前不願告知緣由,等東窗事發的時候,我只要一句被二人矇騙,就能脫了干係,不過,如今開誠佈公,也算是被我所逼,還是要有所表示。”
想了想,邱言又問道:“既然你二人要避開陰司,何不去那荒郊野外?以這一身功夫,自可安心隱居。”
胡起苦笑道:“公子是讀書人,沒怎麼在江湖上行走,咱這大瑞,山川河流,幾乎處處神祇,逗留何處,總歸要碰上山神土地、河神水伯,除非遠去化外。可那等蠻族、夷人的地方,也有其他問題,實不相瞞,我等在定居青昌前,曾先後藏於塞外、五沼,最後還是回來中原。”
“哦?大瑞神道昌盛,一至如斯?”
聽了這些,邱言沉吟了一下,轉著念頭,最後則道:“好,既然你們開誠佈公,我也不會再拒人於門外,但醜話說在前頭,既要入籍,日後就代表邱家,若是飛揚跋扈,留人話柄,休怪邱言某無情。”
“這個自然。”胡起和戴國面露笑容,如釋重負,急忙答應。
邱言點點頭,不再多說,重新上馬,胡起和戴國則跟在後面。
收下二人,邱言是臨時起意,雖然對方開誠佈公,但主要原因,是邱言在對方身上捕捉到一點氣運,心中微動,察覺到這絲氣運,竟和書生分身未來的運勢有所關聯,這才答應下來。
一路前行,傍晚時分,邱言等三人才回到遠寧府,這一進城,卻被人給攔了下來。
“賢弟,你可算是回來了,快速我來,有貴客要見你。”
攔路之人乃是張振,看他的樣子,顯在城門等了很久。
和前陣子比起來,此時的張振已從落榜的失落中恢復過來,眼下滿臉喜色,招呼著邱言,又問了胡起和戴國的來歷,隨後安排人手,將邱言的行禮送回劉宅,然後就迫不及待的領著邱言朝張府而去。
看著張振急切的模樣,邱言不由問道:“到底是何人要見我?”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張振卻不願說,只是反覆強調,“這是天大的好事,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哦?”聽了這話,邱言心中一動,想起了前些日子見過的甄知佐,有了猜測。
只是到了張府之後,見到了那人的模樣,邱言卻又疑惑起來。
此人年逾四旬,國字臉,留著鬍鬚,身上有股坦蕩、中正平和的氣息,讓人見之,心中不由得就寧靜起來。
邱言見到此人的時候,魂兒竟是微微一震,感到有一股無形氣勢籠罩身上,隱隱壓迫。
在邱言打量對方的時候,那人也看著邱言,眼中閃爍著莫名光芒,最後笑著走上來,拱手作禮:“這位應該就是邱言、邱慎之了吧,在下姬正。”
“姬正?姓姬?”
邱言正在想著,那張家老爺張允齡就親自介紹道:“賢侄,姬先生來自齊魯,乃杏壇門人!他這次來,是受人所託,特地過來找你的。”
“齊魯杏壇?至聖先師?”
聽到“杏壇:兩字,邱言的腦子裡本能的蹦出了一個名字,神色也為之而變。
那至聖先師,被人稱為萬世師表,有古往今來第一聖賢之稱,杏壇是他當年講學的地方,現在也是儒家的一大學派,為有儒者聖地美譽。
歷代王朝,定鼎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祭拜,加封系後人,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邱言心頭疑惑越發濃郁。
“齊魯遠在東邊,劍南位於西南,距離遙遠,又如何會與我產生聯絡?”
正在他思索之際,那姬正卻是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一張請柬,遞給邱言:“我這次來蜀,是受人之託,給你帶來這個。”
邱言順勢接了過來,低頭一看,瞳孔頓時一縮。
只見那紙上的幾列字,工整、方正,蘊含一股大勢,有種行仁正禮的意境!
“這紙上的字竟是寫出了神韻!”
驚訝過後,邱言的目光落在紙上,將內容看了一遍。
這封請柬,是邀人參加杏壇論道,時間就是年底。
現在距離年底,只剩三個月的時間,邱言來年開春要參加會試,若前往東邊的齊魯大地,一來一回,不動用修為神通,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想到這裡,他抬頭看向那姬正,面露疑惑。
姬正卻是猜到邱言所想,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