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
“這次我們一個路口一個營盤,我就不相信再走錯。”我說。
“OK!”陸銅故做輕鬆地應答。
我們又出發了,每經過一道路口,就會做上一個記號。沒有手電,只靠微弱的月光,走得非常狼狽,陸桐一個不小心,褲腳被路邊的荊棘撕下一大片,一個勁地叫慘。
走過第八個分岔路口,我發覺情況又有些不對,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東西。
“李異,我們又回到剛才的錯路了。”陸銅指著旁邊的一片岩壁說,巖壁上的藤條一根根垂下來,整齊有致。這個景觀確實是剛才我們在錯路上見到過的。
“Shit!!”陸銅罵了一句,他在激動的時候說話總喜歡夾幾句英語。
“陸教授,有個地方不對勁。”我若有所思。
“唔?”
“總感覺這條路有點不對,像少了什麼。我們不如分析一下剛才走過的路。”
“哦?!”陸銅的精神來了,談起分析,這是他的拿手好戲。
我們藉著月光,用樹枝在地上畫起路徑來,經過的每一個路口都認真回憶,只到我確認沒有走錯為止。但很奇怪,最後的選擇竟仍是現在這條死路。
陸銅盯著地上一言不發,他思考的時候總是這樣。
忽然,他大笑起來,驚起一群山鳥。
我詫異地望著他。
“好……好個方安琳!”他笑著說。
“你想到答案了?”我問。
他點了點頭,說:“李異,我給你出道數學題。”
“陸銅,在這時候還有心開玩笑?”
“你先聽我說完,這個數學題是這樣的:有一輛公交車,第1站上來18個人,下一站下去5個,上來9個;再下一站下去7個,上來11個,再下一站下去10個,上來8個,再下一站下去12個,上來6個,再下一站下去3個,上來4個。再下一站下去8個,上來7個,請問……”
“18個,仍舊是18個!”我答道。
陸銅搖搖頭說:“李異老兄,我的問題不是車子上剩幾個人,而是這輛車子經過了幾個站點。”
“這個,倒沒注意,”我說,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們光顧著辨認分岔路口的正確方向,根本沒有注意到經過了多少個路口。”
“對,如果其中一個分岔口被方安琳以某種方式遮掩起來了,我們就會自然而然認為這裡只有一條山道,結果不知不覺就誤入其途了。”
“那麼我們只要在最後一個正確的分岔點往後找,就很容易找出這個關鍵的路口。”
“不錯,這女娃子確實很聰明,能想出這種利用人心理弱點的惡作劇。”
十幾分鍾後,我們終於找到了那個用枯枝和柴草掩蓋的分岔路口,如果在大白天,也許會發現這種假象,但方安琳似乎算準了我們下山的時間,天色朦朧時很難發覺這個圈套。
回到寢室的時候,已是晚上七點多鐘了。陸銅的腳掌起了泡,不住地叫疼,想起山上的縱橫溝壑,仍心有餘悸。
吃完晚飯,回城的車子早沒了,不得已,陸銅只有睡到學校的招待所裡,我去找方安琳,王慧群告訴我,方安琳傍晚從外面回來後就一直在宿舍睡覺,我也不便打擾。
十點鐘的時候,陸銅突然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興奮地說,他已經找到那晚我在教室裡經歷的謎底了,並叫我立刻到教學樓來。
到了樓下,陸銅已經在那等我了。
“陸教授,你又有什麼新發現?”我問。
“我們到教室再說。”陸銅笑了笑。
“李異,我仔細觀察了教學樓四周的環境,結合你的敘述,推斷你那晚見到的可能只是幻覺。”陸銅的手指在課桌上有節奏地敲打著。學校對面的化工廠的新廠房正在施工,發出轟轟的巨響。
“幻覺?”
“很有這種可能,你在偷看方安琳的畫紙時,心理是不是非常緊張?”
“是有一點,不過這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說。
“人在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是很容易產生幻覺的,當時你的潛意識裡非常擔心方安琳突然出現,形成了很大的焦慮,這種焦慮促使你的感觀對外界的變化異常敏感,從而把你心底的所想投射到現實中來,這個我們叫做心理投影。”
“可是這只是理論上的解釋罷了!”
陸銅來到窗前,指著對面的工地說:“這就是讓你產生幻覺的源頭,那晚是多雲天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