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殺害了明崇儼。
很好,證詞有了,作案兇器呢?不用你趙道生交代,武則天當即下令搜查太子東宮。這一搜查,查出更為驚人的事情——太子東宮的馬坊中藏匿了數百副鎧甲。按唐朝的規定,私藏武器是犯法的。你身為太子藏這麼多甲冑幹嗎?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企圖謀反!
案件的性質瞬間就變了。由買兇殺害國家幹部上升到陰謀奪權,這就是處死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問題了。武則天的目的達到了,這顯然是廢掉李賢的最佳機會。但有個問題她說不通,作為太子,天下遲早是他的,何必要謀反?李治就更是想不通,覺得其中另有原因,即便李賢想謀反,恐怕也是一時糊塗,孩子還是好孩子。於是李治向武則天求情。武則天卻說:作為太子而心懷叛逆,天地所不容。應該大義滅親,怎麼可以赦免?
於是,太子李賢被貶為庶人,先押送長安幽禁起來,而後發配到巴州幽禁起來,就是今天的巴州市一帶。太子的黨羽,支援太子的宰相臣工無一倖免,死亡的死亡,流放的流放。這是一次殘酷的大清洗,太子的勢力集團被摧毀。即便如此,武則天仍不放心,她還擔心李賢會伺機叛亂,於是便派左金吾大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
光宅二年,公元684年2月,丘神勣來到巴州,以檢查李賢住宅以防備意外為名,對幽禁的李賢進行精神折磨。李賢被逼自殺。
這就是太子李賢,武則天次子的人生歸宿和最後結局。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顯登基真相—(唐)(6)
肅清李賢集團的勢力,武則天的權力、威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為了這目的,死個把兒子算什麼呢。你打老孃肚子裡蹦出來,權當老孃又把你塞了回去。沒關係,真的沒關係,她還有兩個活著的兒子,李顯和李旦。
太子李賢被廢黜後,他的弟弟英王李顯被立為太子,成為高宗李治的新一任接班人。
這之前,李顯繼位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可以說根本沒有機會。他和她的兩個哥哥李弘、李賢相比較,不在一個檔次。論德行和聲譽,他不及李弘;論能力頭腦,他不及李賢。李賢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勢力。李顯可差遠了。這孩子總的來說是智慧不足,能力不強。優點倒也有一個,就是溫順。相當溫順。而這溫順不全是他生來的性情。有一半兒是叫武則天給嚇的。他親眼目睹了兩個哥哥的下場,很清楚一旦得罪了執掌朝政的母親,自己會是個什麼結果。
於是,在武則天面前,李顯始終小心謹慎,唯唯諾諾,該說的說,不該說的決不亂說。這太子當的,只能用一個詞兒來形容,那就是:苟延殘喘。當然,李顯這個做法和狀態的收效非常好。沒有和武則天發生任何衝突,太子這把交椅算坐穩當了。從一個事情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開耀二年,公元682年的時候,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出生,高宗和武則天都很高興,不僅改年號為永淳,還將這個孫子立為皇太孫。這說明,武則天對李顯是比較放心的。
相安無事度過一年,到了弘道元年,公元683年12月4日,高宗李治駕崩於洛陽。臨死前,李治遺命,令宰相裴炎輔政,同時下一道遺詔。這份遺詔的原文是這麼寫的:
天下至大,宗社至重,執契承祧,不可暫曠。皇太子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其服紀輕重,宜依漢制。以日易月,於事為宜。園陵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兼取天后進止。
這份遺詔的意思就是說,確定太子李顯繼承皇位,而且在靈柩前就可以即位當皇帝。關於服喪的事宜,按照漢制就行了。喪事一日當一月,不用遵循傳統守孝三年。最關鍵的最後一句話:“軍國大事有不決,兼取天后進止。”
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
一、關於軍國大事,皇帝如果難以決斷,就聽取天后武則天的意見。
二、關於軍國大事,皇帝決斷時,要聽取天后武則天的意見,方能裁決。
這就像今天的合同公文,漏洞總是有的,文字總是可以解釋的。解釋權在誰手上呢?答案很明顯,在武則天手上。武則天早已在不斷積聚和壯大自己的勢力。對宰相班子的調整,對中央禁軍的控制,對地方的控制,方方面面都在慢慢掌握中。李顯算什麼呢?明明是兒子,過的日子卻是天天裝孫子,好不容易繼承帝位,遺詔裡又寫這麼一句。父皇是怎麼想的啊?
李治的想法不外乎有兩個。第一,李顯在監國期間,荒於正事,讓李治大傷腦筋,所以,李治信不過李顯的能力和頭腦,擔心他控制不了朝廷的局面。第二,對武則天能力信任的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