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落雁郡主陳學士(第1/2 頁)
午後的國子監楊柳飄飛如少女素手輕揮,蟬蟲在樹梢頭不知疲倦的聒噪不止,數只綠油油的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亂叫,一派夏日美麗風光。
司馬唐腳步匆匆的來到陳學士所居的庭院時,便聽到一陣叮咚琴聲悠然飄來,只讓人心曠神怡。
他駐步望去,只見臨水處的水榭內,陳學士白衣勝雪端坐其中,一頭如雲的長髮用一幅雪白的絲巾束住,無珠玉,無簪環,容顏絕色,麗質天成,恍若降臨於世的九天玄女,素手輕彈間,優雅的琴聲漫出一片幽靜祥和。
站定悠然觀望良久,司馬唐心內不禁湧出了一絲自行慚穢的感覺,竟不敢相信上天將這麼多的優點集於眼前女子一身,使得人止不住對其仰望膜拜。
陳學士閨名名為陳寧陌,乃是太宗之弟八賢王的掌上明珠,爵封落雁郡主。
因昔年八賢王常年征戰在外,加之母親早逝,陳寧陌自小就被謝太后養在深宮當中,與當今官家陳宏、齊王陳軒為友,其地位與真正的帝姬一般無二。
然而,幼年的陳寧陌行止卻是非常奇怪。
她不像其他同齡公主那般喜歡美麗花草,喜歡漂亮衣物,唯獨對書本之物有著極大的興趣,幾乎每日都躲在集英殿觀看裡面浩瀚如煙的各類書籍。
不管是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百家著作,還是詩詞歌賦,民間傳奇,名家雜文等類書籍,就沒有她不喜歡看的。
而且更讓人敬佩的是,陳寧陌看書有著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之能,看一本書最多隻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故此沒過幾年,集英殿內上萬本歷朝歷代的藏書,都幾乎被她看完了。
得知此事之後,當時臨朝稱制的謝太后大為驚訝,卻不敢相信區區一個十歲孩童,能夠遍讀集賢殿所有書籍。
在好奇心作祟之下,謝太后將陳寧陌喚來親自考校,沒想到陳寧陌果真對答如流,且毫無紕漏,直讓謝太后驚為天人,當場便止不住哈哈大笑讚歎道:“奇才奇才,看來我大齊將要出一女學士也!”
似乎是驗證了謝太后這一席話。
陳寧陌在十五歲之時成為國子監教習,開課講座,宣講儒家之義,其觀點之新穎準確,其言談之嚴謹慎密,其風采之大家氣度,使得國子監許多白髮蒼蒼的大儒都是驚為天人,不少求知慾強烈的大儒甚至還不顧古稀之齡,竟要拜在陳寧陌這個妙齡女郎的門下,從而傳為了文壇士林大家津津樂道的佳話。
也因為此,謝太后授予陳寧陌集賢殿大學士之位,並在滿朝諸公的子弟中挑選出一名年輕俊彥,為陳寧陌的夫婿。
這個幸運兒,便是樞密使楊文廣最小的兒子——楊懷瑾。
當時,楊懷瑾不過二十之齡,便以卓絕的軍略武功,成為大齊最是年輕的將軍,並活躍在對戰遼國的戰事上。
這樁婚事,也被人們認為是天造地和,堪稱絕配。
然而可惜的是,這個楊懷瑾卻是個短命鬼,陳寧陌還沒過門他就戰死在與遼國的戰事中。
而又因當時兩人三書六禮已過,在名義上已是算作了夫妻,落雁郡主陳寧陌就這麼作了寡婦,使得人唏噓感嘆不止。
七八年慢慢過去,在這期間,枉作倒黴月老的謝太后心存愧疚,不是沒想過讓陳寧陌改嫁,但陳寧陌卻多次謝絕了改嫁之事,就這麼為死去的楊懷瑾守身如玉,並對楊懷瑾的父親楊文廣執兒媳之禮,待楊家人更如同自家人一般。
就拿折昭來說,原本以她那般調皮搗蛋,不學無術的秉性,陳學士是斷然不可能收其為學生的。
然只因為她是楊文廣的外孫女,楊懷瑾的親侄女,陳寧陌義無反顧的收其為學生,在折昭就學期間,不管她在國子監闖下了多大的禍事,陳寧陌都沒有責怪過她半句。
愛屋及烏,或許這一切的種種,便是陳寧陌對逝去楊懷瑾的一種懷念吧。
心念及此,司馬唐不由在心底暗暗嘆息了一聲,舉步朝著水榭而去。
聽到腳步聲響,琴聲戛然而止。
見到是司馬唐到來,陳寧陌細長的眉頭輕輕一挑,淡淡笑問道:“為何這麼快就回來了?可有見到崔文卿?”
“恩師!”司馬唐抬手一拱,這才肅然跪坐在對案的草地上,“學生幸不辱命,已經完成了恩師之託。”
“哦?結果如何?”陳寧陌捧起案頭的紫砂茶杯輕輕呷一口,如畫眉宇間滿是雲淡風輕之色。
司馬唐默然一陣,從懷中取出了當時臨走之前陳寧陌交給他的信封,不發一言的將之放在了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