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為何選擇渤海(第1/2 頁)
何進死後,之前故意放過宦官的袁紹,比任何一次都要積極主動,帶人殺進宮中,以替何進報仇為名,將宦官展開了瘋狂的血洗。
宦官不論大小,不分好壞,一概都不放過,這個時候的袁紹,意氣風發,春風得意,何進死了,接下來,無可爭議,他將會成為京師掌控軍政大權的第一人!
他有能力,有威望,又是何進集團的中流砥柱,何進死了,他當仁不讓會受到大家的一致擁護。
袁紹的算盤,打的很好,所有的計劃,也都天衣無縫。
斬殺宦官,穩定京師,何進的死,給了袁紹力挽狂瀾收拾殘局的機會。
他出盡了風頭,只可惜,千算萬算,他沒想到,董卓根本就不聽他的擺佈。不僅如此,董卓還要反客為主,霸佔京師。
董卓剛一進京,一開始也很尊重袁紹,董卓想要廢立少帝,也曾徵詢過袁紹的意見,袁紹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兩人意見不合,不歡而散,董卓根本就不聽勸,一旦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住,袁紹被逼出走洛陽,逃到了渤海。
所有的計劃,都非常完美,唯獨袁紹沒有看透董卓,儘管曾經受過袁隗的提拔,但董卓卻是披著人皮的狼,恩情對他來說,不值一提,他不僅逼走了袁紹,最後還把袁家滿門家小都給殺的乾乾淨淨。
如果董卓知恩圖報的話,那麼袁紹的計劃,將會完美達成,他會成為何進之後,新的霸主!
跟董卓的反目,讓袁紹認清了一個赤果果的現實,有能力,有名望,有文采,是遠遠不夠的。
槍桿子出政權,得有屬於自己掌控的力量!
亂世爭霸,群雄逐鹿,靠的是實打實的實力!
之後,袁紹去了渤海,被董卓封為渤海太守。
有人認為,去渤海,是袁紹慌不擇路的盲目選擇,卻並非如此,渤海,是袁紹為自己精心選擇的去處!
首先,袁紹看中了冀州這塊絕佳的風水寶地,冀州土地廣袤,沃野千里,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其次,這裡是黃巾起義的大本營,雖然張角被滅,起義的火焰也被撲滅了,但依舊有不少黃巾餘部四處活動,深受迫害的冀州人民,依舊躁動不安,他們體內反抗的熱血,依然炙熱,燕趙多慷慨悲壯之士,在這裡招兵買馬,遠比其他州郡更有優勢。
冀州兵員充足,且民風彪悍,只要稍加訓練,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拉起一支戰力可觀的精銳之師。
除此之外,冀州刺史韓馥,素來懦弱無能,膽小怕事,又是袁家的門吏,誰不喜歡找軟柿子捏,袁紹自然也有這種想法,先去渤海站穩腳跟,再徐圖冀州,這從一開始,就是他的計劃。
董卓進京,打碎了袁紹精心編織的美夢,讓袁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心裡產生了擁有力量的緊迫感。
現在,袁紹已經按照計劃,成為了冀州大地的主人,接下來,他要打敗公孫瓚,一統北方,手中的玉璽,晶瑩剔透,金光璀璨,袁紹心潮澎湃,他相信,終有一天,他會君臨天下,成為整個中原大地的主人!
《三國》中,田豐沮授,曾建議袁紹奉迎天子,號令天下,可袁紹沒有聽,並非他沒有遠見,也不是庸碌無能,而是,他的心底,一直都埋著一個皇帝夢。
這個皇帝夢的由來,是因為董卓廢長立幼,把劉辨廢了,讓劉協當了天子。從那一刻開始,袁紹就從心底,不承認劉協的正統地位。
劉協是被董卓給立的,在袁紹眼裡,劉辨才是天子,才是正統,劉辨的死讓袁紹產生了對漢室取而代之的勃勃野心。
淮南弟稱帝,說是袁術,袁術在壽春稱帝,而刻璽於北方,說的則是袁紹!
…………
趙雲殺了雷虎等人,擔心館驛還有賊人,趙雲忙在館驛之中帶人逐一搜查,李利左等右等,遲遲沒有等到雷虎的訊息,剛要親自去看一下,忽然守在門外的護衛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將軍,不好了,趙雲來了!”
“啊?”李利吃了一驚,這才意識到不妙,趕忙帶人往外跑。
可惜,已經太遲了,趙雲健步如飛,一陣風似的帶人奔到近前,李利剛到了走廊,就被趙雲給堵住了。
上下打量了李利兩眼,趙雲目光冷峻,沉聲問道“你是何人?”
“我…我是……”李利支支吾吾,話都說不利索了,他不敢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想編個名字,心中慌亂,一時又不知該什麼。
“拿下!”趙雲一擺手,陳蘭忙帶人衝了上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