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要殺蔡邕(第1/2 頁)
繼續上路,一路之上,赤地千里,附近的城鎮田莊幾乎都被西涼兵劫掠一空,有時夜裡想找個投宿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只能露宿荒郊,起初蔡琰提心吊膽,跟幾個陌生的男人同行,心中甚是不安,可趙雲以禮相待,對她非常照顧,蔡琰漸漸打消了顧慮,對趙雲發自內心的感激。
風餐露宿,歷經跋涉,經過十幾日的趕路,這一日,終於來到了長安,雖然天子已經遷都到長安,可是這邊的情況與洛陽相比,也強不到哪裡去,一派破敗景象,斷壁殘垣,甚是荒蕪。
因為,在遷都之前,長安也是一片廢墟。
“喂,你們聽說了嗎?蔡中郎被抓起來了,要被殺了!”剛一進城,趙雲就聽到路旁有人議論。
“嗯?”趙雲心中突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忙跟人請教“不知你們所說的是哪個蔡中郎?”
蔡琰也把頭從馬車裡探了出來,瞪大眼睛看著被問話的那個人,那人嘆了口氣“還能有誰?當然是蔡邕大人了。”
“我父親?”蔡琰大吃一驚,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她一時驚嚇過度,當場昏了過去。
趙雲也跟著嘆了口氣,忙找了家客棧住下,又請了一個郎中給蔡琰診治,太史慈也被趙雲派去街上打探訊息,沒多久,蔡琰緩醒了過來,頓時眼圈一紅,哭成了淚人,趙雲連忙勸說“放心吧,也許事情沒那麼嚴重,蔡中郎德高望重,海內揚名,朝野上下無不敬重,應該不會有事的。”
儘管趙雲心裡沒底,可為了讓蔡琰早點好起來,不得不這麼說,其實,他明白,如果這真的是王允下的命令,執意要殺掉蔡邕,那事情,怕是很難有轉機。
《三國》中,蔡邕是在董卓死後,因為弔祭了董卓,王允對此大為不滿,不顧百官勸說,冒天之大不為殺死了蔡邕。
一來蔡邕弔祭董卓,二來,蔡邕正在準備編寫《後漢書》,王允覺得一旦饒過了蔡邕,蔡邕一定會在書中對他指責詆譭,這不是王允想要的結果,所以一意孤行,殺了蔡邕。
眼看天快黑了下來,在趙雲焦急的等待下,太史慈總算是回來了,一看太史慈的臉上的表情,趙雲便心頭一沉。
太史慈臉色凝重,一點笑容都沒有,心裡像是壓了一塊千斤巨石一樣,進屋之後,連連嘆氣“怕是難有迴旋的餘地,不少朝臣都替蔡中郎求情,但是王允一概拒絕,這次怕是鐵了心要處死蔡中郎。”
幸好蔡琰在另外一間屋裡,趙雲衝太史慈打了一個手勢,帶著劉和齊週一起來到外面的走廊,哪知,他們前腳剛出來,蔡琰也跟了出來。
“究竟是因何而起?”趙雲忙詢問,因為趙雲的關係,董卓死在了遷都途中,他心中納悶,難道蔡邕的死,還跟原來的劇情一樣嗎?不應該啊。董卓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蔡邕要是弔祭他的屍體的話,要殺也應該早就死了。
太史慈又嘆了口氣“事情是這樣的,董卓死後,王允曾找他談過一次話,談到董卓的時候,蔡中郎連連嘆氣,臉上露出了幾分不忍的神色,就因為這,王允就對王允生出了怨恨,也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王允斷定蔡邕是在為董卓鳴不平,而且是出於感懷私恩而不顧公義的鳴不平,董卓被殺,普天同慶,蔡邕大人居然在這個時候替董卓叫屈抱怨,在王允看來,簡直是大不敬之罪,同情國賊,即是反賊,王允勃然大怒,要拿蔡邕殺一儆百,警示世人。”
王允當時勃然大怒,厲聲訓斥蔡邕“董卓國之大賊,幾乎傾覆漢室。君為王臣,當宜同仇敵愾,竟然懷其私恩,忘卻大節!今上天誅滅罪人,汝反表傷痛,豈不共為逆黨?”
就因為這句話,蔡邕當場被抓起來投進大牢。
之所以一直沒殺,一是剛剛遷都,諸事繁忙,朝局尚不穩定,二來文武百官苦苦相勸,王允也不好直接將蔡邕殺掉,所以便拖到了現在。
太史慈頓了一下,又說道“這僅僅是其中一個方面,就算蔡邕有罪,也不應該被殺頭,那王允自從來到長安後,不少人暗地裡紛紛議論,說他好像變了一個人。”
“哦?”趙雲恍然頓悟,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太史慈接著說道“我四處打聽,多少了解了一些內情,不管是誰勸說王允,他都斷然拒絕,口氣甚是專橫,儼然他已經成為了長安之主,就連呂布也得聽是王允的命令,至於當今天子,尚且年幼,也對王允甚是依仗,殺蔡邕,其中不乏立威的成分。”
究其原因,是王允手中的權利,讓他變了。
常言道,有錢就變壞,雖有些偏頗,但不可否認,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