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五年之後(第1/2 頁)
1432.五年之後
自貞觀十八年,李世民隱居九嵕山後,便是徹底不理朝政,一應國事悉數交由監國太子李破軍決斷,即便是有些不滿李破軍的臣子跑到九嵕山外跪求覲見,李世民也沒有見過任何人,給予了李破軍以最大的權力,可以說,李破軍除了沒有皇帝名義外已經跟皇帝無二般了。
一晃至今,五年過去了,在這五年間,僅在去年,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病重,李世民這才下山回到長安城,探望老友,及至房玄齡病逝,李世民發出了四年來唯一的一道旨意,追贈房玄齡為太尉,諡號“文昭”,陪葬昭陵,配享廟廷。
而後便是不理會朝臣的覲見,毅然決然又回到九嵕山上,一門心思付在皇太孫李悅身上。
貞觀二十年,自從貞觀十八年東征高句麗取得遼東之地後,高句麗退回半島,一時間偃旗息鼓,不過淵蓋蘇文顯然非是善類,休養生息兩年後意圖奪回遼東之地,不斷襲擾蓋州、巖州等地。
監國太子李破軍大怒,命英國公李績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郕國公契必何力為金城道行軍總管,募河北、山東等地府兵共計八萬餘,率平陽郡公薛仁貴、東平郡公程名振、安平郡公蘇定方等將領,東征高句麗。
李績率軍以遼東三州之地為跳板,不斷遣小股精銳越境襲擾,使得淵蓋蘇文疲於應付,而後大軍勐然齊發,渡過遼水,歷經數十戰,百戰百勝,攻克石城、積利城、柏灼城等城池。
年末,百濟國自持有高句麗援助,屢次侵略大唐藩屬國新羅,並與高句麗組成聯軍,妄圖抗衡唐軍。
翌年二月,安平郡公蘇定方率部從成山渡海,劍指百濟,百濟據熊津口天險抵抗唐軍,蘇定方如今已成大器,不僅兵法韜略深得李靖真傳,更是經驗豐富,很快就尋找戰機擊破百濟軍,直搗百濟都城居拔城,順利攻滅百濟,百濟王義慈以及太子隆出城請降。
自此百濟五部、三十七郡、二百餘城、七十六萬戶盡歸大唐,李破軍下令在百濟設定熊津等五個都督府,蘇定方因功進封左武衛大將軍,爵封邢國公。
而北路大軍,亦是進展迅速,在李績的統籌下,薛仁貴勇勐精進,三千人打破一萬高句麗軍,而後高歌勐進,攻佔扶余城、大行城、辰夷辰諸城,南北諸路唐軍勝利會師鴨綠山。
高句麗全國之兵也是雲集在此,而此時,高句麗大莫離支(超過宰相的官職,可以視作國家實際掌權者,類似於君主立憲國家的總統/總理)淵蓋蘇文病死,淵蓋蘇文其子泉男生繼任大莫離支。
泉男生可沒有他父親淵蓋蘇文的文韜武略,高句麗舉國之兵在他的統領下一敗再敗,唐軍兵圍高句麗國都平壤城,圍城一月後,高句麗國王高藏持白幡請降,至此,高句麗滅國。
而後,李破軍一方面大規模的遷移高句麗人到人跡較少的百越、嶺南之地,一方面將高句麗的土地賞賜給有功將士,估計人口繁多的關中、兩淮等地百姓移民高句麗。
同時在高句麗設定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餘縣,設定安東大都護府,統領高句麗各地,選拔有功的唐軍將士、部落酋長為各地都督、刺史和縣令,實行華夷共治,升遷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爵封降國公,任第一任安東大都護府副都護,領兵三萬,常駐平壤城,以鎮撫之。
與中原王朝為敵數百年的高句麗國就此滅國,舉國歡慶,長安城中更是狂歡數日。
在這一片讚頌聲中,監國太子李破軍悄悄地去了一趟九嵕山,當夜回到長安城裡,便是召集李承錢、李泰、李治三人到東宮議事。
李承乾三人懷著滿腹疑惑來到了東宮。
承恩殿裡,李破軍面對著一副巨大的地圖,背對著幾人久久不語。
李承乾三人也是不敢言語,作為皇帝嫡子,他們這些大王地位尊貴,但是面對著威儀日盛的監國太子,三人心中仍是有些惴惴不安。
“高明,青雀,稚奴”,李破軍嘆息一聲,“希望以後你們莫要怪為兄心狠”。
此言一出,嚇得三人瑟瑟發抖,李承乾一下子趴在地上,“大哥,弟弟絕無二心啊,還請大哥饒命啊”,李治哆嗦得牙齒都在發抖。
李泰胖臉煞白,“大、大哥,你不能這樣,我們對你毫無威脅,還有,阿耶可知道?”
李破軍見狀不由得哈哈大笑,“你們三個混蛋在想什麼呢?”
李承乾三人一臉懵圈,只見得李破軍嘆息道:“你們可知道,近一年來,阿耶做噩夢的次數越來越多”。
李承乾驚問道:“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