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了,他們老問我你是做什麼的,我說你是幹記者的,他們還是怕你去曝光,就說讓你寫個下崗再就業的書面材料,他們好對上面有個交代。”
“這個太容易了。”
謝津生信手拈來,胡編了一段坎坷的經歷,把自己美化成一個勤勞樸實、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的典範,這個故事給餐館的幾個人一念,他們都被打動,禁不住為他灑下同情的淚水,謝津生不擔心那兩個人不相信,不相信也無所謂,不過是應付交差,大家心照不宣。果然,報告交上去,那兩人不再來騷擾,他們做了一段平靜的生意。
經過這幾次折騰,謝津生真累了,他不想再做下去了,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畢竟無證經營是不合法的,他們不來不等於別人不來,遲早會有其他人上門來找麻煩的。何況,他確實不擅長開餐館,他應該幹自己熟悉的行當,拿自己的優勢出來競爭。
他決定把門面轉讓出去,範高也同意他的做法,只是他們擔心沒有人來上這個當,範高說:“不管了,賠錢也轉出去,我相信,這世上比我們傻的人大有人在。”
果然,轉讓的告示才貼出去幾天,就有人找上門來,謝津生早注意到這個人,他已經在旁邊觀察了兩天,現在一定是下了決心了。
謝津生沒有跟他談價,叫範高來跟他談,範高另外又找來了兩個託,一下就把價格炒了上去,最後竟然以高出買入價的一半把店轉讓出去了。謝津生感到很愧疚,那天賣的錢一分沒收,都給了新主顧。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十一章 他鄉遇故知(1)
謝津生再次失業,不得不踏上了找工作的征程,每天隨便在路邊小攤打發了早餐,便匆忙夾著裝滿履歷表的公文包登上開往人才市場的中巴車,他租住的出租屋離人才市場有二十多里路,從他一上車,車上就客滿,一路上只上不下,把個小小的車廂幾乎擠爆,人像夾心餅乾一樣前胸貼後背站著,相互都能感受到對方的脈動,有人仍然能在人滿為患的車裡一面喝豆漿一面吃東西,一早換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車廂裡瀰漫著汗臭味、食品的味道和人撥出的口氣,車子像一匹負載過重的老牛,哼哧哼哧著緩緩前行,每次停車,他的胃就翻騰不止,好像要跳出來一般,車子一到站,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把吃進去的早餐都吐出來。
他害怕給家裡打電話,不敢聽到兒子稚氣的聲音,他害怕自己意志動搖,重新回到那個熟悉的環境,那種熟悉的生活,他只是每個月寫封信回家報平安。有次他鼓足勇氣把電話打過去,是兒子接的,好像那邊的聽話器有問題,他只聽到兒子喂喂的喊聲,兒子卻聽不到他的聲音,最後兒子說了聲“有毛病”就把電話掛了,他的眼淚瞬即掉了下來。
他不禁問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自己舍家棄子、背井離鄉究竟要得到什麼?物質嗎?他一向對金錢的追求熱情不高,在長明也能滿足他的物質需求,精神嗎?在這個充滿了物質慾望的世界,他有點曲高和寡,卻享受著內心的孤獨,那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許他需要的是一次毀滅、需要的是一次重生、需要的是一次從裡到外的蛻變,既然如此,他又何懼任何挫折和磨難的考驗呢,這不正是他想要的嗎?
不久,他找到了一份出版策劃的工作,這完全得益於範高給他寫的簡歷,範高把他的記者生涯吹得天花亂墜,把開餐館的經歷寫成在酒店市場部工作,加上還有操盤手的經驗,連謝津生看了自己的簡歷都蒙了,範高得意地說:“這就對了,就是要寫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才行,不然怎麼能唬住別人。”
出版策劃的職位就是要具有文化和商業的雙重特質,他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要有商業的眼光,對市場非常敏銳,能敏感地把握市場動向和讀者需求,可以說,出版策劃的角色就是圖書出版界的操盤手,所有這些條件,謝津生都具備了。
謝津生就職的這家出版策劃公司是個才註冊不到兩年的民營企業,機構精幹,一個人往往頂幾個人做事,高效率的背後是職業人員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較高的職業能力,從圖書的選題創意、開發,到圖書的編輯、加工製作直至包裝發行,謝津生每個環節都要參與,練就了他作為一個全能職業出版人的能力。另外,由於本出版社資歷尚淺,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都不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盡如人意,出版社常常也會走穴,搞點外水來貼補貼補,所以,謝津生偶爾也會派去找市場,為某些大型企業策劃出版可以在業內通用的運營模式和管理規程等書籍,以換取經濟上的贊助。
出版策劃工作跟謝津生所學專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