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
“請講!”
“璟公子說,不管丞相開出什麼條件讓他投降,他都不會答應,璟公子說,他很期待和丞相會戰於長江。”
曹操也是豪邁之人,劉璟的表態他心中愁緒頓時一掃而空,大笑道:“既然如此,我不會讓他失望,請先生轉告璟公子,他的交換條件,我答應了,我將奏請天子封他為荊州牧,再加封他樊鄉侯。”
劉敏躬身行一禮,“多謝丞相應允,天子詔書到江夏之時,便是曹、李二人被釋放之日,在下告辭了。”
劉敏告辭要走,曹操卻又叫住他,淡淡問道:“另外,我想再問一件事,賈詡現在可在江夏?”
劉敏沒有隱瞞,點了點頭,“賈先生確實在江夏,現為璟公子幕僚,至於其中原因,丞相回鄴城後可以問長公子,他比誰都清楚。”
曹操半晌說不出一句話,等劉敏告辭而去,他遣散眾人,這才對程昱嘆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賈文和投降劉璟了。”
程昱心裡明白幾分,但又不能直說,只得安慰曹操道:“文和不是輕易投降之人,其中必有緣故,回鄴城後再好好問一問吧!”
曹操無奈,搖搖頭苦笑一聲說:“不過今天倒做了一筆好買賣!”
程昱也笑道:“我有一種感覺,若布衣相待,丞相和劉璟倒可以成為忘年之交。”
曹操嘆道:“可惜他不為我所用,我若不滅之,將來此人將來必為我勁敵,等回鄴城後,要立刻準備進攻荊州。”
。。。。。。。。兩個月後,曹操在易縣得到訊息,公孫康派人送袁熙和袁尚的人頭到來,這卻是郭嘉臨終前之謀,逼之過急,公孫康和二袁必同心抗曹,若稍緩之,公孫康必不容二袁,殺之賺一個順水人情。
果然在郭嘉的遺算之中,令曹操不勝思念郭嘉,再次親到其墓前祭奠。
曹操又隨即下令,立烏桓代郡部落單于普富盧為烏桓左大單于,又立上郡部落單于那樓為烏桓右大單于,准許他們帶領部落來柳城遊牧。
這兩人都是親曹派,居住中原邊境已近百年,漢化很深,讓他們來柳城,實際就是讓他們牽制住其餘烏桓部落的壯大。
在安排完畢後,已經深秋九月,曹操這才下令大軍班師回鄴都,開始進行南下荊州的準備。
。。。。。。。。六月的荊州已到了一年中最酷熱之時,燃燒著烈火般的驕陽將一團團熾熱的空氣拋向荊州大地,豐沛的水汽彷彿剛從熱鍋蒸騰裡出來,使整個荊州都陷於一種蒸籠般的熱悶之中,所以自古就有氣蒸雲夢澤的說法。
這樣的天氣要持續近一個月,直到七月末,早晚才會稍微涼快一點,這也是一年中荊州人最難熬的一個月,荊州人把它叫做蒸月。
中午時分靜悄悄的,除了樹上的夏蟬在愈加起勁地拼命嘶叫外,其餘的生命都彷彿消失了,連每日無精打采趴在門檻上的老狗也躲進屋中避暑。
不過官宦及大戶人家自有辦法度過這一年中最難熬的蒸月,早在三九嚴寒之時,大戶人家就會用山泉水凝凍成冰,切成大塊放進深井裡儲存起來。
到了夏天,井中之冰依然未融化,便成了大戶人家度暑的最佳之物。
只是這種可以儲存冰的深井很難挖掘,就算最有經驗的井匠也只能十眼中挖成一眼,因此挖一口冰井不僅需要特殊的環境,而且耗資巨大,不是一般人家承受起來。
對於普通人家,大多是飲食上做文章,吃清淡,喝藥茶,或者用井水沐浴,若運氣好,在大戶人家討到一塊冰做成冰茶,那也是一家人難得享受的寶貴之物。
劉璟的府邸也同樣悶熱難當,不過他的府邸是黃祖在城中的屋宅,條件自然不會差,在後園裡竟然有五口冰井,劉璟第一年不知道,只當他們是普通水井,後來,知情人告訴他們,這竟是五口冰井。
黃祖體胖懼熱,夏天時,黃祖用冰塊放在書房夾牆內,使房間裡冰涼如春,所以整個蒸月,黃祖從不出書房一步,那五口冰井中的十幾萬斤冰塊,就是黃祖的砌牆之冰。
劉璟自然不需要冰砌牆,他除了留一口冰井給家人享用外,其他冰塊都給了親兵,成了親兵們的一項特殊福利。
陶湛端著一碗冰茶快步走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向劉璟書房走去,她步履匆匆,並不像害怕手中冰茶化了,而是心情有些激動不安,她有大事情要告訴丈夫。
今天正好是旬休,劉璟沒有外出,在家中乘涼休息,享受這難得的蒸月假日,他正伏案給駐防安陸郡文聘寫一封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