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2/4 頁)
改變。
江夏武昌城,一隊騎兵正疾速向西賓士,此時已到五月上旬,武昌城外是一望無際的麥田,綠中泛著淡黃,厚實的麥穗快要成熟了,原野像無風的大海。
間歇種著的油菜田還是一片深綠,沉甸甸的油菜杆子將過於高大的秸稈壓得彎了下來,綠色的波lang此起彼伏。
騎兵隊為首之人正是劉璟,樊城的軍隊暫時由甘寧率領,他則臨時有事趕回了江夏。
從江夏城去書院的路已重修,將原來的彎道取直,架了幾座橋樑,使路程一下子縮減一半,加上路面寬闊平整,騎馬不到半個時辰便可抵達。
隊伍很快便奔到了江夏書院,由於大量士子入主,周圍已經變得繁華起來,和三年前相比已完全變了模樣,一棟棟房屋拔地而起,形成兩條長長的十字商街,數百棟民宅便以這兩條商街為中心向四面擴散,形成一座大鎮,取名為書院鎮。
商街上各種店鋪林立,物資琳琅滿目,還有抄書館、十幾家酒館,四五家旅舍,甚至還有了一座青樓,這裡已經成為襄陽逃難士族們的聚集之地。
江夏書院已改名為鹿門江夏書院,龐德公率領弟子從襄陽遷來此處,得到了江夏官府的全力支援,不僅使他們生活無憂,居有定所,還專門修建了兩座學堂,使孩子們也有了讀書之處。
不過劉璟今天來並不是為了拜見龐德公或者蒯良,他來這裡是為了見賈詡,賈詡現在就被軟禁在書院內,除了不能離開書院外,其他一律自由,當然,也有幾名武藝高強的侍衛日夜監視著他。
劉璟走進了後院,後院東北角有幾座幽靜的院子,蒯良和龐德公都住在這裡,去年蒯良生了一場大病,幾乎病死,最後雖然搶救過來,卻不幸癱瘓了,不過他在書院裡教書育人,生活倒也充實。
劉璟來到一座院子前,門口坐著兩名侍衛,見劉璟到來,兩名侍衛嚇得站了起來,劉璟笑了笑問道:“賈先生如何?”
“好像在種菜!”
劉璟笑了起來,居然在種菜,他推門走進了院子,這座院子頗大,佔地有三畝,七八間屋舍,前後各有一片院子,後院是幾株大樹,長得鬱鬱蔥蔥,樹冠高大,將幾座屋舍遮掩一半。
前院頗大,足有一畝三分地,種滿了蔬菜,頗有野趣,旁邊還有一小片油菜,如果再早一個月來這裡,這裡便是黃燦燦一片。
劉璟一眼看見了賈詡,他穿著一身半舊布衣,頭巾裹著頭,腳穿布鞋,身邊放著兩隻糞桶,加上他黑瘦的臉龐,若不是知道他是賈詡,他和外面的老農沒有任何區別。
賈詡正在給油菜根澆糞水,格外專注,劉璟輕輕咳嗽一聲,賈詡一回頭,微微笑道:“原來是璟公子來了,賈詡怠慢了。”
賈詡被帶到江夏已有一個月,他倒不像其他被俘文士那樣威武不能屈、操節不可失之類,他隨遇而安,心情一直不錯,也沒有設法逃出去的念頭,在書院和龐德公、蒯良為友,甚至興致來了,還代蒯良去給弟子們授課。
劉璟見過他兩次,兩人都相談甚歡,就像朋友之間的聊天,不過,提起效忠、歸降之類的話題,賈詡便沉默不語。
劉璟也不為難他,命令手下儘量給他自由,服侍好他,就讓他慢慢在書院裡住下去。
劉璟拱拱手笑道:“打擾先生雅興了!”
“呵呵!左右兩個糞桶,何有雅興?璟公子請屋裡稍坐,我隨後便來。”
劉璟進屋坐下,一名服侍賈詡的老僕送來一杯茶,劉璟端起茶杯四下打量一下,房間裡收拾得清雅而簡潔,微風吹拂,涼爽宜人。
這時,賈詡已換了一身衣服走了進來,笑眯眯向劉璟拱手施一禮,“讓公子久等了。”
劉璟起身回一禮,兩人對面坐下,賈詡笑問道:“現在樊城那邊局勢如何?”
“曹仁率主力軍駐紮南陽,曹洪則率五千軍駐守新野,目前兩軍處於對峙狀態。”
賈詡點點頭,“這是我給曹仁建議的第二個方案,比較穩健,難道公子就準備和他一直對峙下去?”
“當然不會,如果曹仁全部撤軍到南陽,倒也可以罷手了,但他佔據新野,明顯是就是以守為攻,準備隨時出擊,既然能保持對荊州威懾,又能守護南陽,對他而言可謂一舉兩得,不過。。。天下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那公子能否說說如何反擊?”
劉璟笑了笑,岔開了話題,“上次先生不是說想參觀一下江夏軍火油煉製嗎?我可以答應,先生隨時可以去下雉縣。”
賈詡見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