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頁)
“將軍,我們撤吧!”
將領紛紛勸道:“既然鎮南將軍已全軍覆沒,我們就沒有必要堅守襄陽城了,而且他是州牧,不會輕易食言,必然不會有詐,將軍,撤吧!”
路昭搖搖頭,對眾人道:“撤不撤軍不是我能決定,必須要徐將軍來決定。”
他又命人把朱煥找來,對他道:“你去告訴劉璟,只要徐晃將軍同意,我就立刻撤軍!”
“卑職明白了!”
儘管朱煥不想再回去,但軍令難違;他也無可奈何,不過他暗暗慶幸,幸虧有些話他沒有多說,否則他小命難保,他只得離開了襄陽城,向江夏軍中跑去。
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
“路昭要我去找徐晃?”劉璟騎在戰馬上,冷冷問道。
朱煥低著頭,恭恭敬敬道:“路將軍是這個意思,他本人願意北撤,但他只是副將,沒有徐將軍的同意,他不敢撤離襄陽城。”
停一下,朱煥又道:“關鍵是其餘將領都希望北撤,看得出路將軍也有點承受不住這個壓力了。”
劉璟沉思片刻道:“既然如此,你再去一趟樊城,替我給徐晃送一封信,你順便告訴他,他若要保住路昭和襄陽城的五千軍隊,他只有這一次機會,明天天亮前若襄陽沒有動靜,我就認為是他拒絕了和談!”
他當即寫了一封信交給朱煥帶走,這時,文聘慢慢上前問道:“州牧覺得徐晃會答應嗎?”
劉璟胸有成竹,他笑了笑道:“如果曹仁沒有全軍覆沒,他或許不會答應,或者要去請示曹操,但曹仁全軍覆沒,我想他應該明白孰重孰輕。”
。。。。。。。。。
就在江夏軍向襄陽城展示軍容的同一時刻,徐晃也在樊城城頭上焦急地關注漢水對岸的情況,他隱隱可以看見對岸旌旗招展,卻沒有看見攻城的跡象。
徐晃已經接到了路昭的飛鴿傳書,劉璟竟然提出了用路昭五千軍隊換取襄陽城的條件,但更讓徐晃吃驚的是,曹仁軍隊竟然在編縣全軍覆沒,曹仁本人也生死不明。
此時徐晃感到了極大的壓力,假如曹仁有個三長兩短,他怎麼向丞相交代?而且曹仁是希望他來接應,但他擔心被江夏軍伏擊,所以他按兵不動,如果曹仁無事,他沒有責任,可現在曹仁全軍覆沒,他就無形中承擔上了救援不力的責任。
如果放棄襄陽,丞相一定會責怪他擅自做主,可如果路昭和五千軍再次被殲滅,後果就更嚴重了,一時間,徐晃處於兩難的境地,他昨晚一夜未睡,都在殫精竭慮考慮對策。
這時,有士兵大喊:“將軍,江面有一葉扁舟來!”
徐晃也看見了,他當即令道:“帶來見我!”他有一種預感,這一定是劉璟派來的使者。
不多時,小舟靠岸,士兵將朱煥帶到了樊城,徐晃也認識他,立刻問道:“鎮南將軍現在何處?”
“回稟徐將軍,卑職確實不知,不過肯定沒有被抓住,另外,卑職聽說他殺出一條血路逃走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徐晃也只能往好的地方想,曹仁逃脫了,他又問道:“那陳長史呢?”
“陳長史被俘了,卑職親眼所見。”
朱煥說到這,取出劉璟的信呈上,“這是劉璟給徐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徐晃取過信看了一遍,信的內容在他的意料之中,交出襄陽城,換取曹軍渡江,徐晃並不懷疑劉璟會言而無信,以劉璟的身份,不會為這點小事情自損名譽。
徐晃其實也同意這樣做,畢竟襄陽遲早保不住,能讓路昭軍隊平安撤回也是一大收穫,關鍵是他怎麼向丞相解釋,沒有丞相的同意,他可以擅自做主嗎?
徐晃又仔細看了一遍信,信卻沒有期限,這時朱煥又道:“劉璟還讓卑職帶一句口信,他的期限是在明天上午天亮前,如果明天天亮前襄陽沒有動靜,那就視為將軍拒絕了他的和解方案。”
‘明天天亮前!’徐晃只覺額頭一陣劇痛,他怎麼可能辦得到?
“讓我考慮一下吧!”徐晃嘆了口氣,轉身下城去了。
傍晚時分,朱煥被兩名士兵帶到徐晃的軍衙,在院子裡等了片刻,徐晃從房間走了出來,他一夜未睡,又苦思了一天,顯得有些疲憊,他緩緩對朱煥道:“你回去告訴劉璟,我再加一個條件,只要他答應把陳矯也一併放回來,那我可以放棄襄陽。”
徐晃的難處是無法向曹操交代,那麼只要再多一個陳矯,那麼他擅自放棄襄陽的罪責就至少輕了一半,他又道:“如果劉璟不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