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部分(第3/4 頁)
一天便可趕到,但劉璟知道,夏侯惇絕不會讓軍隊分散,在這種決戰的關頭,雙方都很謹慎,不會大意。
劉璟當即下令軍隊北撤,繼續將夏侯惇的軍隊引向北方,次日中午,十萬漢軍抵達趙郡高邑縣,劉璟早在縣城以西的含龍崗上修築了大營,高邑縣一帶有不少低緩的丘陵,而且地下水十分豐富,在丘陵山崗上也能輕易鑿井取水,非常適合紮下大營。
含龍崗就是一座平緩的丘陵,突兀在平原上,距離平地約百尺,丘陵上十分平坦,佔地約兩百畝,劉璟派大將關羽率兩萬士兵,用十天時間修築了一座堅固的板牆式軍營,再澆水凝冰,大營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其實就是劉曄的擔憂,劉璟根本不打算立刻與夏侯惇決戰,用拖延戰術將夏侯惇計程車氣拖垮。
軍營內士兵們忙碌異常,紮下大帳,修築防火棚,鑿井取水,修建哨塔,一隊隊斥候巡哨被派去四面八方,劉璟在數十名大將的簇擁下四下巡視大營,他來到南營大門附近,只見百餘隨軍工匠正在安裝巨型投石機,他走上前問道:“東面的投石機可曾重新安裝好?”
工匠首領上前施禮道:“啟稟殿下,已經重新安裝好了,萬無一失。”
這時,身後大將關羽低聲道:“殿下,如果曹軍用投石機火攻大營,是否會對大營造成威脅?”
這不僅是關羽一人的擔憂,很多將領都有這種憂慮,如果曹軍用火球攻擊大營,只要有一顆火球砸入大營,引燃了軍營內的大帳,後果就不堪設想。
劉璟淡淡笑道:“漢軍就是靠玩火起家,豈能敗在火攻之下,大家放心,我們有充足的應對之策。”
。。。。。。。。。。
第二卷江夏 第1128章漢魏決戰(中)
兩天後,夏侯惇率領的九萬主力軍隊抵達了漢軍大寨,在距離漢軍大寨約三里外紮下連營,夏侯惇站在一座小土丘上,遠遠眺望龐大的漢軍大寨,他心中有著說不出的堵塞,短短兩三天時間漢軍造不出這樣規模的大寨,只能說明他們早就有準備。
半晌,夏侯惇才恨恨道:“劉璟想與我打持久戰,可惜他打錯了主意!”
夏侯惇回頭對郭淮喝令道:“郭將軍,你可率本部從東面進攻漢軍大寨。”
旁邊張遼連忙建議道:“大將軍,現在漢軍居高臨下,我軍強攻必然會損失慘重,不如趁夜間掩護,命騎兵先鋪設一條上崗的斜道,明日再發動進攻!”
郭淮也贊同道:“文遠說得有道理,請大將軍三思!”
夏侯惇也是經驗豐富的大將,雖然在政治上他野心勃勃,缺乏寬容之心,但在領軍打仗時他卻能聽從部將的建議,張遼確實說得有道理,夏侯惇點頭接受了張遼的建議,他隨即又下令道:“再修建三座二十丈墩臺,用以安裝投石機!”
當天下午,一萬曹軍在距離大營不遠處的一處廢棄河道內用布袋裝泥土,準備在夜間鋪設上崗斜道,與此同時,數千曹軍則在距離大營約三百步外修建土墩,準備用來安裝投石機,居高臨下打擊漢軍大營,這是建安六年曹軍和袁紹軍決戰鄴城時的戰術,築二十丈高的土臺,用霹靂車居高臨下打擊袁軍,使曹軍佔據了進攻優勢。
但歷史不會重演,漢軍也不是袁紹軍,漢軍的投石機技術要遠遠超過曹軍,漢軍的巨型投石機可將百斤重大石投擲到四百步外,比曹軍最大的投石機的射程還要遠百步。
就在曹軍士兵正在搬運石塊修築地基時,部署在大營南部的漢軍投石機驟然發射了,四十架投石機連續將巨石發出,重達百斤的巨石鋪天蓋地投擲而來,數百士兵躲閃不及,被砸得頭骨碎裂,渾身血肉模糊,慘不忍睹,而剛剛打下的地基也被呼嘯而至的巨石悉數摧毀,其餘曹軍紛紛向南奔逃,逃出漢軍投石機的打擊範圍。
夏侯惇氣得暴跳如雷,又下令道:“搭建投石機,晚上攻擊漢軍大營!”
此時太陽已落下地平線,天空晚霞消失,變成了青灰色,夜幕漸漸降臨,劉璟站在哨塔上,觀察著曹軍大營的動靜,儘管暮色昏暗,但劉璟還是依稀看見曹軍大營內矗立的巨大黑影,那應該就是曹軍的投石機了。
劉璟回頭對司馬懿笑問道:“仲達認為我們需要堅持多久?”
司馬懿笑了笑道:“這需要看殿下願意承受多大的風險,如果殿下願意承受五成的風險,不妨派人去下戰書,約好兩軍決戰,或許這正中夏侯惇下懷,如果殿下取得七成以上勝機,那就要耐心等候,堅守住曹軍的種種衝擊,只要子龍將軍攻下鄴都,曹軍大勢已去,自然就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