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部分(第2/4 頁)
性命,但徐晃還是決定接受第二個方案,放棄洛陽,撤回鄴都。
這不僅僅是徐晃信不過漢軍,懷疑他們會趁送糧之機攻入洛陽城,更重要是,徐晃知道鄴都兵力不足,難以應對數十萬漢軍圍攻,如果自己的三萬軍隊迴歸鄴都,無疑將增強鄴都的曹軍力量。
徐晃在撤軍時,充分利用了趙雲的承諾,不在河內郡渡黃河,而是東行數百里,在東郡的延津渡過黃河,這樣便使他們距離鄴都更近,渡過黃河後再行兩百里便可抵達鄴都,另一方面,他將八千老弱病傷士兵全部留在洛陽,他只率兩萬精兵撤離,大大加快了行軍速度。
徐晃在離開洛陽的同時,又派出十隊送信兵先一步趕赴鄴都送信,要求夏侯惇派軍南下接應自己,這樣,即使過河後被漢軍圍攻,也能得到曹軍的及時支援。
徐晃也是曹軍的一代名將,在做出這種重大決策之前,他也反覆考慮過,與其最後被圍困滅亡,不如冒險北上,一旦成功,將大大增強曹軍的實力,即使失敗,也只是將晚滅亡換成早滅亡,結果都是一回事。
由於沒有戰馬畜力,曹軍都是輕兵而行,出發時每人只攜帶一斗米,在路上又得到一點補充,使每人身上有了三鬥米,還有幾百頭毛驢和騾子為畜力,託運糧食。
徐晃也騎在一匹臨時戰馬之上,這匹戰馬雖然比較雄壯,可以承受他沉重的身軀和大斧,但比起他從前的戰馬,這匹戰馬還是差得太遠,只能勉強供他騎乘,徐晃只能將黯然傷心埋在內心。
“加快速度!河面太寒,跑步行軍!”
徐晃大聲喝喊,士兵們沒有厚實的冬衣抵禦寒氣,十幾裡冰面很容易將他們凍傷,兩萬曹軍士兵疾速奔行,不到半個時候,他們便漸漸抵達了黃河北岸。
徐晃最擔心之事還是不出他所料地發生了,這時,有先行計程車兵逃回來,很多人還帶著箭傷,他們跌跌撞撞大喊道:“將軍,北岸有數萬漢軍,弟兄們死傷慘重,我們上不了岸!”
徐晃的心彷彿沉入了冰冷河底,他知道趙雲並沒有失信,在渡黃河之前他們確實沒有遭到任何攔截,漢軍也不在黃河中攔截他們,而是在北岸攔截,使他們無法上岸。
這時,兩萬曹軍士兵都停了下來,四萬隻眼睛望著主將徐晃,徐晃又回頭向南岸望去,隱隱約約他看見了南岸鋪天蓋地的旌旗,那應該是趙雲的大軍銜尾追來,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他們竟然被困在了黃河冰面上,徐晃望著凍得瑟瑟發抖士兵,曹軍士兵普遍衣裳單薄,如果不衝上岸,他們熬不過一個時辰,徐晃決定背水一戰,他咬緊牙關令道:“衝上北岸突圍!”
曹軍戰鼓聲敲響,兩萬曹軍發出一聲吶喊,如潮水般向兩裡外的北岸衝去。
延津渡位於太行山的南部餘脈,黃河兩岸都是連綿數百里的崇山峻嶺,延津渡其實就是兩座大山之間的谷地,形成了一處寬約十幾裡的平緩河岸,使它成為了著名的渡口,渡過黃河,再走數十里長的山谷,便進入了廣袤的豫北平原。
此時,文聘率領五萬漢軍早已在黃河北岸等候,其中兩萬名弓弩士兵手執軍弩封鎖了黃河岸邊,他們在黃河北岸築起了一丈高的簡易土牆,又澆上熱水,寒冷的天氣使土牆一夜之間變成了一道冰牆,遠遠望去,冰牆在陽光下就像一條白亮亮的冰線。
兩萬漢軍弓弩手站在高臺上,居高臨下望著遠處黃河冰面,這時,黃河冰面上出現了黑壓壓的曹軍士兵,正向北岸蜂擁衝來,文聘高舉戰劍厲聲大喝:“投石機和弓弩手準備!”
兩萬弓弩手分列成三排,刷地舉起了弓弩,冰冷的箭矢對準了鋪天蓋地衝來的曹軍士兵,在弓弩手身後,三十架重型投石機也吱吱嘎嘎拉開了,他們在等待著曹軍士兵的第一輪衝擊。
曹軍士兵越來越近,衝進了三百步內,徐晃大喝一聲,“投石機發射!”
三十架投石機驟然發射,三十塊巨石騰空而去,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向奔湧而來得曹軍士兵砸去,巨石砸進人群,頓時血肉橫飛,慘叫聲響起一片,巨石在冰面上翻滾,使大片的曹軍士兵被砸翻,骨斷筋折,哀嚎遍地。
“衝上去!”
徐晃也急紅了眼,揮舞戰刀大聲叫喊,三十塊巨石只死傷了數百人,對兩萬餘人的曹軍士兵依然不構成威脅,兩萬曹軍不顧一切,吶喊著向北岸殺去,所有曹軍士兵都明白,如果他們衝不上北岸,他們就會被凍死在黃河冰面上。
這時,漢軍的弩箭發射了,第一輪七千支箭騰空而起,迅速形成了一片箭雲,黑壓壓地向曹軍士兵撲去,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