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第2/4 頁)
矛盾,州牧那時便可以利用他們的內部矛盾來實現權力平衡。”
停一下,司馬懿又道:“如果州牧覺得益州內部的派系鬥爭不容易把握,其實也可以利用劉璋兩個兒子爭奪州牧之位的機會,或許這更加容易一點。”
“你是說劉循和劉緯?”
司馬懿點點頭,“正是這兄弟二人,劉璋至今沒有立世子,原因就是這兄弟二人不和,暗中較量爭位。”
“看來又是一個袁紹第二了!”
劉璟笑了起來,他點了點頭又道:“今天仲達說了很多,我頭腦有點混亂,讓我再好好想一想,此事可從長計議。”
司馬懿心中愉快起來,便不再說巴蜀之事,他輕鬆地笑了笑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州牧是打算利用這次機會一次性地將劉備勢力趕出巴蜀。”
“仲達所猜不錯,否則我帶三萬軍隊來增援,不就顯得太多餘了嗎?”
兩人對望一眼,一起大笑起來
秭歸縣雖然緊靠長江,但它最主要的碼頭離縣城還有兩裡,從巴蜀出來,秭歸是渡長江的第一站,碼頭便顯得極為重要。
秭歸碼頭不僅是軍事重地,也是商貿集中之處,因商業繁盛而形成了一座小鎮,叫做平安鎮,碼頭也就叫做平安碼頭。
平安鎮是一座百步小鎮,一條主街兩邊佈滿了各種店鋪和倉庫,店鋪密集,生意興隆,但由於荊州軍和劉備軍對秭歸的爭奪,使平安小鎮遭遇了滅頂之災。
在平安鎮南面,緊靠碼頭的一處高地上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城堡,城堡都是用大石砌成,周長約三里,最多可駐軍五百人。
城堡本身高三丈,加之它修建在高處,從平安鎮的低窪處望去,它就彷彿是一座矗立在半空的城堡,俯視著碼頭上的船隻和船工。
而這座城堡便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戰爭已經進行了三天,平安鎮的一百多間房屋和店鋪已被大火燒成白地,在城堡下橫七豎八地堆滿了屍體,鮮血在低窪處匯成了水塘,在平安鎮的斷壁殘垣間也隨處可見被燒焦的屍體。
儘管劉備軍在秭歸鎮只有三千軍隊,但他們憑藉有利的堅城固堡,一次一次打退了荊州軍的進攻,荊州軍已殺紅了眼睛,他們付出了一千多人的陣亡,但秭歸城和平安堡依然沒有能攻下。
荊州軍以信陵縣為根基,投入了七千餘人反攻秭歸,在第一次的進攻失利後,李嚴隨即調整了進攻策略,暫時停止對秭歸縣的進攻,而是集中兵力攻打平安堡,拿下平安堡,便可以截斷劉備軍從長江南岸的援助之路。
李嚴分兵兩路;都尉霍峻率三千人佯攻秭歸縣,李嚴則親自率領四千餘軍隊猛攻平安堡。
李嚴已經兩天沒有睡覺了,雙眼中佈滿了血絲,失職的愧疚象一座大山般壓在他心中。
造成今天如此被動的局面,確實是他的疏忽,長江天險和劉備軍隊的一貫軟弱矇蔽了他的眼睛,以至於他做夢也想不到,劉備軍隊已經在公安縣城內造出了五十艘渡船,正是這五十艘渡船造成了今天的嚴重局面。
李嚴心中很清楚,如果在劉備援軍到來前拿不下秭歸城或者平安堡,整個巴蜀戰略就將毀於一旦。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至,高聲稟報道:“啟稟太守,州牧率領三萬援軍已經過了西陵縣,正向我們這邊開來,最遲明天便可抵達秭歸縣。”
這個訊息讓李嚴又喜又憂,喜是自己的援軍終於到來,可憂卻是他怎麼向州牧交代?
無論如何?他必須在州牧到來之前拿下平安堡,想到這,李嚴更加憂心如焚,他高聲令道:“傳我的命令,第一個攻入平安堡之人,賞金千兩。”
第二卷江夏 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
由於地形的限制,荊州最多隻能一次投入兩千人攻打平安堡,分為東、中、西三個方向進攻,而城堡上的五百守軍也同樣分為三線防禦,他們居高臨下,佔盡了地利,使荊州軍死傷慘重,卻始終難以攻下這座堅堡。
負責西線進攻的荊州軍將領是一名軍侯,名叫趙潛,他們是投入的第三批荊州軍,在他們之前的兩千士兵已陣亡大半,這一次李嚴下達了死令,拿下城堡重賞,拿不下城堡皆斬,這使軍侯趙潛揹負了極大的壓力。
在一座被燒燬商鋪的斷壁殘垣後面,趙潛召集五名屯長商議對策,一名屯長憤憤道:“最容易攻下城堡的是東面,我們這邊最難打,連東面都攻不下來,讓我們西線怎麼打?”
“放屁!”
趙潛怒罵道:“你有種向太守去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