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部分(第3/4 頁)
是師父的佩玉,師父佩戴在身邊有六十年了。
他捧著玉佩,雙手劇烈顫抖起來,慢慢跪下,想到師父對自己的恩情,再也無法報答,他的淚水便洶湧而出,禁不住悲喊一聲,“師父!”
半晌,張任才小心翼翼叫玉放入懷中,抹去淚水,又起身拾起桌上的另一件物品,竟是劉璟的一份任命書,封他為中郎將,張任不由長長嘆息一聲,事到如今,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拒絕劉璟的誠意了。
第二卷江夏 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
漢中,在濛濛細雨中,一支八千人的軍隊正在崇山峻嶺之間急速行軍,益州已經平復,但漢中的局勢卻不明朗,尤其漢中還有兩萬益州軍孤懸境外,這便使劉璟的漢中策略變得急迫起來。
這支八千人的軍隊由大將趙雲統帥,益州降將吳懿為副將,他們將趕往定軍山接收兩萬益州軍,隊伍行軍五天,已經進入漢中地界,距離定軍山越來越近。
此時已是暮春時節,天氣漸漸有些熱了,尤其在河谷內,水汽蒸騰,在陽光的直射下,更加覺得悶熱。
趙雲勒住戰馬,搭手簾觀察四周的地形,他們正行軍在一處寬闊的河谷內,兩邊山勢陡峻,河谷最寬處有數里,最窄處也有一里,山谷中間是一條湍急的溪水,還未形成河流,溪水寬約五六丈,水流清澈見底,可以光腳在水中行軍,最深處也只到人的腰間,冰涼的溪水讓人熱氣頓消。
“趙將軍!”
身後傳來喊聲,趙雲一回頭,卻見是吳懿縱馬奔來,他們倆人一路相處融洽,配合非常默契。
吳懿雖然只為趙雲副將,但他並沒有什麼怨言,他知道趙雲在荊州軍中地位崇高,僅次於黃忠和文聘,甚至比甘寧還要稍高一等,這也是因為趙雲和劉璟的特殊關係。
尤其趙雲為人寬厚,待人誠懇,再加上他本身名震天下,吳懿對他心服口服,甘願做他的副將。
而且在臨走之前,劉璟也對他說明,讓他前往漢中,也是因為只有他才能收取漢中的兩萬軍隊,委屈他陪同趙雲走這一趟,以後會有重用,有劉璟這句話,吳懿更沒有什麼擔心了。
他縱馬奔上前,拱手笑道:“這裡離定軍山不到五十里了,不如先派斥候去打探一下情況,我們在士兵們休息一個時辰,趙將軍覺得如何?”
趙雲欣然答應,“吳將軍言之有理,就地休息吧!”
吳懿連忙吩咐軍隊在河床兩岸就地休息,又派出一隊斥候去定軍山打探訊息,士兵們紛紛坐在岸邊休息,很多人脫了衣甲,躺在溪水中沖涼。
這時,隨軍謀士法正坐到趙雲身旁笑問道:“趙將軍,我們此行是直接奪取漢中,還是先開闢漢中道?”
趙雲沉思片刻道:“關鍵看上庸那邊,州牧已經急令攻打上庸,如果上庸拿下,甘寧和魏延會從上庸北上,和我們在漢中匯合,州牧的意思是讓我們在定軍山牽制住張魯主力,由甘寧和魏延奪取南鄭,如果順利,則由我們直接攻下漢中,如果不順利,那麼州牧可能會北上。”
法正點點頭,“我明白了,不過張魯此人非常警惕,一旦上庸有失,他就會立刻改變策略,甘將軍他們未必會有機會奪取南鄭,我建議還不如我們偷襲南鄭,殺張魯一個措手不及。”
趙雲精神一振,他知道劉璟很看重法正,贊他是有奇謀之人,法正這個建議就很有意義,如果能拿下南鄭,那麼漢中也就奪取了一半。
趙雲連忙令人把吳懿請來,告訴他法正的建議,吳懿也頗有興趣,連忙取來地圖,在大石上鋪開,笑道:“請法先生指點!”
法正笑了笑,他看了地圖片刻,指著南鄭一帶道:“漢中谷地實際上是位於北方終南山和南方大巴山之間,和我們現在所處的谷地沒有什麼區別,只是變大了數十倍而已,我們如果走官道,將直達定軍山,可如果走巴北小道,從南面繞過定軍山,便可直抵南鄭城。”
趙雲想了想說:“關鍵是我們不知道南鄭城的情況,有多少兵力,是何人鎮守?”
吳懿介面道:“一個月前我離開漢中南下時,我知道南鄭城是張魯之弟張衛和別駕楊松鎮守,就不知現在有沒有變化了。”
法正笑道:“如果是楊松鎮守,那就有希望了。”
他和吳懿對望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趙雲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何?”
法正道:“楊松此人很能幹,但貪圖賄賂,利益心極重,利益大於忠誠,可以從他這裡開啟缺口。”
趙雲沉思一下說:“州牧也告訴我,楊松身邊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