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3/4 頁)
四周挖有寬闊護城河,從檀溪引水到護城河內,護城河寬十丈,深一丈五尺,在城東最寬處甚至有二十餘丈,可以行駛戰船,堪稱天下護城河之最。
四座城門都有高高的吊橋,正是這種嚴密堅固的防禦,使襄陽城自古就成為最難攻克堅城。
文聘這時停駐在南城處,饒有興致地注視著一支三百餘人的特殊隊伍在進行弓箭訓練,這支隊伍是從襄陽書院三千士子中挑選出來的自願者,他們個個身體強壯,平時讀書練武,今天終於有機會上陣殺敵,他們個個頂盔披甲,手執弓箭,在軍士的命令下,向城外射箭。
這支士子軍的首領正是在漢軍中頗有名氣的鄧艾,鄧艾文武雙全,他從小投身鹿門書院,是龐德公的得意門生,同時又跟隨趙雲學武,一根亮銀槍使得出神入化,他今年只有十七歲,已經成為漢軍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鄧艾幾次想投筆從戎,都被劉璟趕回了書院,逼他繼續讀書深造,但文聘卻極為欣賞他,任命他為自己的參軍,使鄧艾常有機會來大營中參贊軍務。
這時,鄧艾也看見了文聘,連忙上前施禮,“學生參見都督!”
文聘翻身下馬,拍拍他肩膀笑問道:“怎麼會有這麼多士子來參加城防?”
“回稟都督,其實三千士子都出動了,大部分都去協助官府安置難民,這三百人是主動願意從軍參加城池防禦。”
文聘點點頭又笑道:“雖然州牧說你必須十八歲後才能入仕,但現在漢軍正在北征,如果你能抓住這個機會參加北征,對你將來的前途將大有好處。”
鄧艾點點頭,又嘆口氣道:“我也想啊!就是州牧不準。”
“誰說州牧不準,你在我軍營為參軍,你以為州牧不知道嗎?這樣,打完這一戰,我給你記功,讓成都正式封你官職,這樣州牧就無話可說了,然後你再調到趙將軍身旁,這不就行了嗎?”
鄧艾大喜,連忙躬身施禮,“多謝都督成全!”
這時,賈詡帶著幾名隨從走了過來,鄧艾連忙向賈詡行禮,“參見軍師!”
賈詡笑眯眯擺了擺手,“我正說呢,你這個混小子跑到哪裡去了?怎麼在城內看不見你,原來跑來守城了,怎麼,開始棄文從武了?”
鄧艾撓撓頭,不好意思道:“學生不敢丟掉書本,只是暫時從武,以後還是以文為主。”
“其實從武也可以,關鍵是要走主帥之路,就像文都督一樣,將來能獨鎮一方,有文都督在襄陽,州牧也就能放心地西線準備北伐。”文聘臉一熱,慚愧道:“軍師在諷刺我呢!這次曹軍南渡,我都無法向州牧交代。”
賈詡微微一笑,“文都督將襄陽打造得如同銅牆鐵壁一般,曹軍兩三萬人馬根本就攻不下來,昨晚我還很擔心,可到了今天,我已經不再擔心了。”
“軍師說得不錯!”
旁邊鄧艾介面道:“看曹軍主力並沒有向南進兵,就知道曹操其實沒有攻打荊襄的打算,只是想在襄陽製造出危急,擾亂西線北伐。”
文聘和賈詡對望一眼,一起笑了起來,鄧艾有些不安道:“小子說得不對嗎?”
“你說得雖然不錯!”
文聘語重心長對他道:“不過為將者,不能因為對方大營未動,軍旗未倒,就能確定對方沒有移動,必須要派出斥候,得到確切的情報後才能做出判定,不管是為將,還是為謀,最怕就是想當然。”
鄧艾默默點頭,“學生明白了!”
就在這時,城頭眺望塔上的警鐘聲再次敲響了,‘當!當!當’警鐘十分急促,這就意味著有敵情出現了,文聘快步走到城垛口,向東南方向眺望,片刻,他便隱隱看見了一條黑線出現在遠方,曹軍終於殺來了。
文聘立刻令道:“命令全軍進入戰鬥戒備!”
兩萬士兵紛紛出現在城牆上,他們早已準備就緒,個個劍拔弩張,嚴陣以待
張遼率兩萬五千人也終於殺到了襄陽城,張遼騎在戰馬之上,凝視著遠方堅固高大的城牆,以他們現在的實力,要想攻克襄陽,並不現實,但他們的目的也並不是要攻下襄陽,他們的戰略目的卻是要拿下漢水。
張遼戰刀一揮令道:“在漢水邊駐營!”
兩萬餘曹軍浩浩蕩蕩向襄陽東北方向殺去。
第二卷江夏 第624章 千里救援
就在曹軍從宜城縣渡江,攻破漢水防線的同時,劉璟也率軍從西城返回了漢中南鄭城,由於氐胡騎兵出兵協助曹軍,打亂了漢軍的北上計劃,使得劉璟不得不暫時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