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2/4 頁)
:“如果將軍不放心,可以命木門城的兩千士兵增援西城,西城軍隊就有了七千人,足以抵抗兩萬人的攻城。”
這個建議曹仁還可以接受,他點點頭,“就依毛尚書之言,調木門城士兵增援西城。”
話音剛落,一名士兵從城下奔上來大喊:“將軍,下辨縣的鴿信來了!”
曹仁一怔,竟然是鴿信,必然是有緊急情報,他立刻令道:“把信呈上來!”
士兵跑上前將一卷鴿信遞給曹仁,曹仁開啟鴿信細看,頓時吃了一驚,旁邊毛玠見曹仁神情有異,連忙問道:“武都郡那邊發生了什麼事?”
曹仁嘆息一聲道:“劉璟現在就在下辨縣,恐怕他會親自率軍北上。”
毛玠想了想道:“劉璟應該只是在漢中視察,不會輕易率軍北上,畢竟陳群和植公子都在成都,在談判還沒有破裂之前,他不會急於發動進攻,我相信丞相的判斷並沒有錯,劉璟要率大軍北伐,至少要到明年春天了。”
“可是他們現在策略變了!”
曹仁有些惱怒起來,“劉璟是步步為營北上,一旦奪下西城,他的北伐就勝利一半了,還用等什麼明年春天,不行,我要親自去西城主持防禦!”
曹仁心急如焚,不聽毛玠的苦勸,快步下城去了,他命令副將牛金道:“速點五千軍馬,我要立刻趕去西城!”
第二卷江夏 第605章 龐統心事
祁山堡位於祁山東道中段,名字叫堡,實際上是一座板牆式營寨,建造在略為高險的丘陵之上,在漢軍第一次北伐時,這裡便曾是曹軍的一處防禦點。
在山丘上駐營,雖然佔有地利,但不利之處也極為明顯,這其中最重要就是水源,而祁山堡就選擇在一座有水源的丘陵之上,營盤依山勢而建,延綿數里,兩千曹軍駐守高寨,扼住了北上的官道。
雖然漢軍可以從祁山西道北上,但這樣一支軍隊在祁山一帶存在,會很容易截斷漢軍的糧道,嚴重威脅漢軍北伐,拔掉祁山堡也就成為漢軍無可避免的選擇。
黃忠的軍隊在拿下歷城後,休整了數日又繼續北上,黃忠的先鋒軍雖然有一萬人,但真正投入戰鬥的軍隊只有五千,人數不多也不少,一方面讓曹軍無所適從,不知道漢軍是正式北伐,還是小規模騷擾。
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少漢軍自身的糧食消耗,在漢軍糧食運輸及供應通道沒有完全建立之前,中等規模的軍隊北上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上午,五千軍隊浩浩蕩蕩在崇山峻嶺之間疾速行軍,旌旗招展,塵土飛揚,軍容整齊,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已經過了盆地,進入了祁山的中心地區,距離祁山堡已不足二十里。
黃忠騎在戰馬上,打量著四周的地形,這一帶地勢開闊,林木稀少,曹軍埋伏的可能性不大,但黃忠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斷派出斥候巡哨去前方檢視情況。
這時,一名斥候騎馬飛奔而至,拱手稟報道:“啟稟將軍,前面山勢變窄了,山高林密,十分易於埋伏!”
黃忠點點頭,立刻令道:“傳我的命令,改變行軍隊形,五人一排,放慢行軍速度!”
五人一排也就是要縮短隊伍長度,將用動輒十幾裡的行軍隊伍縮短成數里,有利於集中兵力,應對敵軍伏擊偷襲,一般只有經驗豐富的大將才會做這樣安排。
黃忠在劉表時代起便為荊州擴充套件疆土而南征北戰,征戰二十餘年,經驗十分豐富,他知道在情況下采取什麼行軍策略,之前地勢開闊,不容易被伏擊,所以他命令軍隊疾速行軍,可一旦地形變窄,他就立刻小心了,命令軍隊放慢行軍速度,這就叫緩急得當。
這時,副將吳班騎馬上前道:“老將軍,祁山堡就在前方十五里外,山堡下駐營容易被敵軍衝擊,不如在五里外駐營吧!卑職知道那邊有一處開闊地,其間有小河流過,非常適合駐營,卑職建議就在那裡駐營。”
吳班是吳懿之弟,勇猛善戰,和其兄一樣,也頗有謀略,深得劉璟的欣賞,封為副校尉,他對祁山道非常熟悉,這次黃忠北上,劉璟便特地安排他為黃忠的副將。
除了吳班外,這次跟隨黃忠北征的大將還有雷銅、馮習、泠苞、周信等人,他們則負責鎮守歷城、以及在風雲谷築城等等,而進軍祁山堡的大將只有吳班和雷銅兩人,當然,軍師龐統也隨軍北上。
黃忠想了想,吳班的建議很有道理,便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可率一千人先去駐營,當心路上安全。”
“卑職遵令!”
吳班率領一千人押送託運帳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