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見禮,但又是三夫人跳了出來,笑道:“我跟大嫂一見投緣,就由我來引著大嫂見過眾位長輩並兄長罷!”
看得出來,三夫人是一個十分喜歡攬事情出風頭的人,跟《紅樓夢》裡王鳳姐兒有得一拼。
孔琉玥見老太夫人和許太夫人都無反對之意,也就點頭笑道:“如此就有勞三弟妹了!”
三夫人便先領著孔琉玥給晉王見了禮,“這是大姑爺,當今的晉王爺。”
孔琉玥忙屈膝行禮,口稱:“弟媳見過王爺。”
晉王眼裡閃過一抹驚豔,笑著點頭受了禮,賞了一顆將近嬰兒拳頭大小的夜明珠,“這是前兒個西番進貢來的,皇上賞了本王,本王今兒個就借花獻佛,送與弟妹,希望弟妹能與煦之和和美美,白頭偕老!”
孔琉玥忙道了謝,雙手奉上自己的表禮,心裡暗想,原來傅城恆的表字是‘煦之’,問題是看他那副時刻都板著臉的樣子,哪裡當得起這個‘煦’字?
見過了晉王,然後便是旁支本家那些長輩並平輩的爺們兒。
這一番熱鬧弄完下來,老太夫人便起身舉了酒杯:“諸位都是自家人,如有怠慢之處,還請多多見諒。我先滿飲此杯。”說著,抬手一飲而盡。
眾人都七嘴八舌的應著,紛紛端了酒杯回答,然後跟著飲了酒。
丫鬟們便以絲巾遮了口鼻,開始陸陸續續的上起熱湯熱菜來。
孔琉玥便站了起來,走到老太夫人面前道,“孫媳伺候祖母用飯。”——既然已經作了媳婦,媳婦的份內工作就該做好,尤其還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當然更不該偷懶,不然沒準兒還會帶累了自己的丈夫,讓人閒話他娶了一個沒禮數的媳婦,“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老太夫人眼裡的笑意便更濃了,“知道你是個好的,但今兒個是認親宴,規矩什麼的,且等回門之後再說罷。”
晉王妃笑著插言道:“祖母說的是,你還是新媳婦子,哪裡就能盡懂府裡的規矩了?且過來我這裡坐,我來與你說道說道。”吩咐身後的丫鬟,“把大夫人的椅子和碗碟都移到我這裡來。”
此舉簡直就是公然抬舉孔琉玥這個新婦了,與方才晉王賞下御賜夜明珠之舉可謂是相得益彰。
孔琉玥頓時感受到了各種各種,或是豔羨或是訝然或是深沉的目光,她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
她只好裝作一無所覺,落落大方的坐到了晉王妃身邊。
晉王妃待她坐定後,笑著問道:“昨兒個夜裡我讓人送去的燕窩粥吃了嗎?當初我大婚時,也是一整日都沒吃東西,餓得我心慌,後來還是太妃憐惜,使人與我送了吃的來,說是我既進了他們家的門,便是他們家的人,便是她老人家的孩子了,她自然要善待之。當時我就想,我雖從小沒了娘,過門第一日,婆婆便待我這般好,想來便是親孃,也不過如此了。”
這話可就說得大有學問了,第一層意思,是在說如果婆婆是個好的,新娘子一旦過了門,便該當自己的孩子一般來關心,而太夫人,顯然不是個好婆婆;第二層意思,則是在暗指她從沒拿太夫人當過母親,不然也不會說自己‘從小沒了娘’了,要知道自太夫人過門之日起,從名分上來說,她已是晉王妃和傅城恆的母親!
孔琉玥暗裡品味著這兩層意思,面上卻是一派嬌羞:“弟媳吃了的,多謝王妃娘娘記掛!”
至於一旁太夫人和三夫人婆媳的臉色,她選作當沒看見,婆婆固然要討好,但老公和親大姑子顯然更該討好!
晉王妃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誒,還叫什麼王妃,侯爺是我胞弟,不比旁人,你還是跟他一樣,喚我姐姐罷,叫王妃沒的白生分了。”
“姐姐!”孔琉玥從善如流。
晉王妃臉上的笑容便更滿意了,又故意用對面爺們兒也能聽得見的聲音道:“皇后娘娘也想見見你,過個幾日,待你回門歸來,禮部的冊封也下來了,府裡的情況你也熟悉些了,本宮帶你進宮去給皇后娘娘請個安。”又道,“今兒個怎不見你戴皇后娘娘賞的那套七色寶石頭面?你是新媳婦子,原該打扮得光鮮些的。”
話音剛落,孔琉玥餘光就瞥見三夫人看向自己的目光越發的深沉,深沉之外,又有一抹豔羨嫉恨之光一閃而過。她知道晉王妃此舉是有意在給自己長臉,以免府裡的人看輕了她去,忙鄭重的應了。
宴罷之後,眾女眷去了老太夫人房裡吃茶,眾爺們兒則去了外院。
因老太夫人年紀大了,每日歇午覺慣了的,眾人不便多待,只略說笑了幾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