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4 頁)
兩,先把你的鋪子開起來,也還叫藍琴過去做個老闆娘?”
蕭鐵生原是個聰明人,聽了這話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忙抱拳躬身謝了孔琉玥的大恩大德,稍後自孔琉玥使回蕪香院取銀子的婆子手中接過借他的五百兩銀票,便笑逐顏開的租店面去了。
不幾日又來求見了孔琉玥一次,說店面已經找好了,正與店家談價錢,一旦價錢談攏,很快便可以開張,多謝孔琉玥的提攜之恩。
孔琉玥則在打發了他之後,喚了梁媽媽來說話,得知幾個丫頭的嫁妝都正有條不紊的準備著,也就暫且丟開此事不管了,老太夫人的病情越發嚴重了,還不知道能熬到什麼時候,偏晉王妃那邊還沒個準信兒到底什麼時候能回來,她真擔心老人家撐不到那一刻了!
又過了十來日,晉王妃還是沒能回來,只打發人送了好些藥材補品回來。孔琉玥眼見老太夫人已拖不下去了,怕真耽誤了白書她們幾個,於是將她們的婚事定在了當月的二十六日,打算讓白書藍琴和瓔珞於同一日出嫁,算是三喜臨門。
地點則定在了城東她陪嫁的那所三進宅子裡,畢竟老太夫人正值病中,若是在府中吹吹打打的,也不像樣。藍琴的新房也暫時設在了那裡,蕭鐵生的鋪子已經談妥了,至多月餘,便可以開張了,到時候他們夫妻兩個可以住在鋪子的後面,若是因此而特地去賃房子,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不說,且也不划算。
因怕宅子上的兩房下人操持不過來,遂又將梁媽媽打發去總領全域性,又使了人去莊子上接藍琴回來,一時間十分忙碌。
吉日定下之後,為讓老太夫人高興高興,孔琉玥遂命白書瓔珞細細裝扮了,領著她們去給老太夫人磕頭。
老太夫人雖口不能言,對孔琉玥帶陪嫁丫鬟來給自己磕頭報喜的舉止還是很高興的,微微睜開眼睛,對著一旁的盧嬤嬤晃了晃右手。
盧嬤嬤便去開了老太夫人的箱子,各賞了白書和瓔珞一對金鐲子並四十八兩銀子,顯然老太夫人雖病得神志不清了,卻還記得那天孔琉玥跟她說過的話。
於是到了二十四日鋪嫁妝的前夕,孔琉玥便將白書幾個都打發去了自己的陪嫁宅子上,還放話蕪香院想要去觀禮的丫頭婆子明後兩日都可以過去熱鬧熱鬧,只留了月季月桂兩人貼身服侍。
等到二十六日送罷新娘子後,梁媽媽和謝嬤嬤等人喜氣洋洋的回來了,給孔琉玥見過禮後,便紛紛說起這兩日陪嫁宅子那邊的熱鬧情形來,“……因見夫人為幾位姑娘備的嫁妝體面,男方自覺有面子,今兒個特意讓轎伕抬著花轎將東城轉了好幾圈,惹得街坊鄰居都紛紛豔羨讚歎——去賀喜的眾管事媽媽都悄悄說,能跟著夫人這樣的主子,真是幾位姑娘的福氣……”
孔琉玥聽著,只是微微而笑。
白書她們幾個都是她的陪嫁丫鬟,又是她身邊得用的,連老太夫人都賞了銀子鐲子,眾管事媽媽自然要上趕著去奉承,她不管她們是出自真心還好,出自假意也罷,至少有這份心,也就夠了!
梁媽媽待大家都散了,才拿出賬單雙手奉給孔琉玥,“內院擺了十桌酒,外院擺了六桌,都依照夫人的吩咐,按照十兩銀子的標準置辦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一應俱全,加之置辦床榻帳被、花燭器皿的一應花銷,一共用了二百八十兩銀子,請夫人過目!”
孔琉玥接過賬單,卻並不看,而是隨意放到了一旁的小几上,方說道:“媽媽半是,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這賬單看與不看,都沒什麼分別。”說完嘆道,“按說白書她們幾個跟了我一場,我該親自去她們送嫁的,偏老太夫人又病著,我不便出門,且規矩又在那裡放著……”
話沒說完,梁媽媽已笑道:“若非跟著夫人,她們幾個一介奴婢,又如何能尋得這般好的親事,又如何能這般風風光光的出嫁?夫人為她們勞心勞力,又花費了這麼多銀子,已是她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夫人若再親臨,豈非是福氣大得她們都要受不起,只會折殺她們了?”她是真心感激孔琉玥,所以才會有此一說,畢竟只有瓔珞在夫家的日子好過了,她老了來時才能過得好,孔琉玥這般為瓔珞做臉,給她體面,她就是想不把日子過好都難!
梁媽媽說完,見孔琉玥猶有幾分悵然,因又笑道:“夫人也不必放心不下她們,橫豎後日都要進來給夫人叩頭,以後也依舊要在夫人身邊當差的,除過髮式和衣裝跟以往稍稍有些不同之外,其他都跟以前一樣,沒有任何分別。”
孔琉玥聞言,便也笑了起來,道:“媽媽說得對,橫豎她們以後仍要在我跟前兒當差的,又不是見不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