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頁)
默默坐著的靜嫻公主站起身,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皇帝看了一眼花溪,並未阻止。
花溪跪在了歐陽錚身邊,直視大華皇帝,言道:“陛下為歐陽家血脈考慮,要為文宣賜婚,靜嫻作為文宣的妻子自是感謝陛下一片厚愛。”
“花溪,你。。。。。。”歐陽錚抬起頭,眼中閃過驚愕,花溪笑了笑用眼神安撫歐陽錚,復又抬起頭:“雖是感激,但請陛下恕罪!靜嫻和文宣不能領旨。靜嫻與文宣識於微時,蒙陛下和我皇眷顧成就眷屬,今後能相知相守,靜嫻和文宣心中十分感激,但文宣求親之時已經立誓,今生若與靜嫻一起,不能再另娶他人。”
眾人譁然,皇后厲聲道:“公主,男子娶妻納妾,繁衍子嗣,乃是自古就有的禮法。況且你已嫁入大華,自要遵從大華的禮數規矩。”
皇后剛說完,歐陽錚立時回說:“娘娘,此事與公主無關,是文宣的心意。”
花溪心中冷哼,在大華,若皇家公主招駙馬,雖沒明言駙馬不能納妾,但多半也是一夫一妻。皇后這話實在有些牽強。
她勾勾唇角,嘲諷一笑,隨即說道:“今次靜嫻是代表西月與大華和親,此乃兩國邦交的大計。我西月內亂已平,雖國力有損,但百餘年國祚穩固,我皇承諾感謝大華和芝南相助,另又承諾今後對大華朝賀納貢,足見我皇誠心。大華是禮儀之邦,誠實守信為立國之本。陛下受萬民敬仰,賢名遠播至西域各國,諸國百姓無不讚譽陛下乃是武德文成的一代聖君。文宣身為大華子民,代表大華與西月和親,自當以大華利益為先,而今他若違反了當初立下的承諾,那大華在諸國中還有什麼信譽而言?”
花溪一轉頭提到了和親和兩國利益之上,加之又大讚大華皇帝的威名,讓人無從辯駁。皇后臉色一黑,暗罵花溪狡猾,一時卻也想不出該如何反駁。而皇帝則蹙眉打量著花溪,似乎發覺自己從未正視過這位從大華走出去的西月公主。
下首,尹元燁的眼神曖昧不明,有些泛青的指節洩露了他的心事,你越是對他上心,我越是不會放過他。尹承宗的目光落在那洋溢自信笑容的耀目容顏上,再無法挪開。
花溪俯身磕頭:“今日文宣不接受這樁婚事,並非對陛下不敬,而是怕損了陛下威名。他一心忠於陛下,還請陛下不要降罪!”
“子澄與鄭旭相交已久,鄭旭確是個難得的人才。”坐了良久的尹承宗不禁插口道,“皇伯父,您老又不是不知道文宣的為人,就不必多此一舉試探他對公主的心意。”
“是啊,皇舅舅。您瞧他們倆夫妻相互扶持,共同進退,還真讓人羨慕。”說著,瓊枝瞟了眼尹承宗,見他沒有看自己,神色一黯,隨即笑著扯著太后的衣襟,“太后娘娘。。。。。。您看文宣大哥他們夫妻倆也跪了這老半天了,您快讓他們倆起來吧。”
“皇帝。。。。。。“太后拍了拍瓊枝的手,”我瞧著這倆孩子都是好的,就把三娘配給鄭家的小子吧!”
皇帝有了臺階,沒再為難花溪和歐陽錚,“就依母后所言,你們倆起吧!”
符三娘見不能嫁給歐陽錚,心願難成,心中不甘,正要拒絕太后的指婚,卻被瓊枝一個眼刀打了回去:“符姐姐,我府上這兩日做冬裝,你素日幫娘娘料理這些,娘娘總誇你選的好,趕明兒得空了,你也過府幫我看看。”
“三娘,明兒沒事,你就去承郡王府幫著瓊枝看看。”太后豈會不知瓊枝的心思,怕是要符三娘去偷著看看鄭旭,於是笑著嗔了瓊枝一眼。
太后這一發話,事情便定了。符三娘想拒絕已是不能,幽怨地看了眼歐陽錚,卻見他與花溪交手相握坐在下首,看都未曾看自己一眼,咬牙暗恨,可卻再無他法挽回,直底福身領旨。
一場鬧劇演完,歐陽錚起身告退。皇帝、皇后也沒心思再留眾人,便都打發他們出宮了。
剛出宮門,歐陽府的馬車便被喊住了。
歐陽錚撩開車簾,看見了旁邊馬車上的尹承宗:“你怎的也這麼快出宮了?
尹承宗隔著馬車對歐陽錚說:“瓊枝留在宮裡陪太后說話,我尋了個由頭先回府去。今日我們夫妻倆可沒少幫腔,這好處嘛。。。。。。“
“知道!“歐陽錚笑了笑,”少了誰的,也斷不會少了你的好處。“
尹承宗滿意地點點頭,又道:“。。。。。。我剛出來時,泰王他們半道被叫去御書房了。。。。。。“
歐陽錚笑容一斂:“我先回府,晚些老地方見。“
“好!”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