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鬼在道家修行者眼裡不過是一些陰神,通俗點說就是靈魂獨立的存在。一般不是所有人都會變成鬼,只有一些特定的死亡,非正常死亡才會形成不散的陰魂。
比如一個人在路上走,突然從天而降一個花盆砸到他腦袋上,他還沒反應過來就死了,此時他大腦可能還告訴他自己正在走路,反射過來也是如此,於是他繼續在走,不過這時走出來的就是他的靈魂,因為他的*或許早已暈過去或者失血過多休克,而這繼續在做自己認為做的事情的存在,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鬼。
何為鬼?不該死的人突然死了,*雖然消亡,但是靈魂精神猶在,即為鬼。
這些道理也是秦天初學道時,他師傅講給他講陽神陰神的區別時順帶提起的,而從那以後,秦天不但不怕鬼,還有些期待見到鬼了。畢竟年輕人對這種玄乎其神的東西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正如前面所說,人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和恐懼,一旦當人瞭解了未知的的東西是什麼了以後,就只剩下好奇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去探索未知的事件時充滿了動力,因為他首先考慮清楚了需要付出的帶價,也就是未知的危險假設必然存在。
但是現在好多野外步行發燒友,就是被稱為野驢的那些人,並不熟悉大山裡的情況就對未知產生了好奇,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危險和要付出的帶價,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失蹤山野的報道,記得前不久穿越之前還有新聞報道一個職業是醫生的人失蹤在一座小山上,要知道醫生這個職業是需要心思縝密的,所以這種代價讓很多人對未知產生了更多的恐懼。
當初剛瞭解這些時,秦天沒少一個人半夜跑出去瞎逛,畢竟有那句話,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常走夜路哪有不碰鬼的道理。直到有一天,他真正瞭解時,他卻不想見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秦天此時正在思考這山洞的神奇,已經急不可耐地想見識下它的詭異之處了,已經忘了好奇心會害死貓這句話……
他讓飛熊帶著他走到了那個小山包前,但是飛熊到了門口扭扭捏捏就是不願意進去,之前飛熊甚至都不願意靠近,後來被秦天逼得沒辦法,聲稱只需要帶他到洞口,要進去他自己進去,飛熊可以就在洞口外面等他,他故意嘲笑飛熊,飛熊也死活都不願意,實在沒辦法,只能一個人進去了……
無可奈何地從飛熊手中接過火把,這是剛才來之前專門找村口一家人要的,秦天深呼吸了一口氣,一個人進了山洞。
眼前這個不大不小的山洞洞口剛好只能容納一個人進出,而且洞口被一片灌木叢擋住,一般不仔細找很難發現。整座山包突兀出現在一片林地裡,從秦天前世所學的風水來看,這根本不像是山,而是一座大墳,只是稍微大了點。
而且眼前的這個這個洞口如此神秘,剛好又是斜上方開口,洞口如此之小,洞內的路也十分筆直,完全就像一個從上而下的盜洞而不是山洞。難道這裡真是一座墳?想到這,秦天不禁背上涼颼颼的,前進的腳步也隨即放慢了下來,並不是害怕,而是因為如果這裡是墳,他應該對逝者有應該有的敬畏。
有人在這裡肯定會說,你不是不怕鬼魂麼?
秦天聽到了肯定會想在這裡好好解釋下,敬畏並不是害怕,這種觀點,各位觀眾你們要這樣理解,害怕,只是大家對鬼有種恐慌感,害怕鬼會傷害自己,而敬畏,是知道自己不會被傷害,所以只是帶著對故人的緬懷之心,這種敬畏是很小心,生怕打擾到已經入土的人們的心態,而不是害怕。這種心態就像清明節祭祖時是一樣的。
這樣還不能理解,具體點,你來到一處墓群,這裡底下住了一群人,他們都在長眠,我們一個生人突然進入他們的地府,打擾了主人的休息,難道這樣就應該麼?所以應該保持謹慎和敬畏,小心翼翼不要驚擾這裡的主人就對了。
這種感覺很多人到歷史博物館,或者秦始皇陵參觀時又或者如前面所說清明節到公墓掃墓時的感覺是一樣的,就是被那種歷史時間的滄桑沉澱感所震懾,也是對已故之人的尊重,所以不該大聲喧譁,也不該急匆匆到處亂走。
所以大家可以自稱無神論,但是最好對鬼神最好抱有敬畏之心,因為若干年後,我們也會是這些長眠的人,沒人可以永生不死。
隨著越來越深入,秦天發現這裡不像是我想象中的盜洞,原因無它,雖然進口比較小,裡面其實是十分寬敞的,而且一路走進來,並沒有發現人工刻意開鑿的痕跡,進來後感覺洞裡陰氣並不是很重,除非這座大墓本身就是利用天然山洞修建改造,否則這只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