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第2/4 頁)
些話都是場面上的大道理,眾人聽過則以,但自長春宮散了,總有人作堆說閒話,端嬪因榮妃授意,離了長春宮便徑直往永和宮來,將事情始末都告訴了嵐琪。
彼時嵐琪膝上坐著十三阿哥,她正拿銀勺子刮果泥給孩子吃,十三阿哥很乖巧,一口一口吃得香甜,端嬪說著說著也來逗孩子,等宮女捧水來伺候洗罷手,端嬪才抱著十三阿哥對嵐琪說:“聽說前些日子平貴人欺負了章答應,我聽榮姐姐嘆息來著,今天瞧見,她手上纏著紗布,不知是被怎麼了。”
“在景陽宮我還能過問,離了榮姐姐,我就管不著了。”嵐琪在端嬪幾人面前,依舊是與杏兒反目,當然不能流露出真情,只懶懶地說,“她運氣不錯,比起平貴人走運多了。”
又提起平貴人,端嬪才道:“聽她口口聲聲說惠妃孃家就要倒臺了,我這幾天也聽宮裡傳聞,難道明珠府真的不成了?”
嵐琪不以為意,溫和地笑:“姐姐,咱們不該說這些朝政的事,明兒皇上就回來了,若是發現宮裡女人們不是追思太皇太后,而是惦記朝廷裡的糾紛,他該多寒心?”
端嬪一唬,心想果然是這個道理,遂閉口不提,坐下與嵐琪話話家常,乳母們將小公主與十四阿哥抱來,端嬪問道:“好些日子不見溫憲了。”
嵐琪頗欣慰地說:“我也想她,可是她一直在寧壽宮,環春去瞧過,天天跟在太后身邊伺候,小小的人端茶送水很有模樣,我真是安心了,總是瞧她混世魔王的架勢,天不怕地不怕,生怕寵壞了,將來離宮在婆家也不好相處,沒想到皮歸皮,是個貼心的小棉襖。”
端嬪笑道:“終究是你福氣好,生養的孩子都那麼漂亮聰明。”
說話的功夫,外頭似乎有人來,環春在外支應著,許久也不見人進來,便以為是不要緊的瑣事,等端嬪要走了,環春送客後回來,才笑眯眯地對主子說:“方才端嬪娘娘在,奴婢不敢得意,您猜猜剛才誰來了?”
見環春高興的模樣,知道是皇帝派人來問候,果然聽她笑:“梁公公手底下的人來的,問您好不好,聖駕就在京城附近了,明天一早就回宮。”
嵐琪讓她拿鏡子來,左右細細看了,問環春:“我看起來可好?”
環春卻感慨:“皇上那晚來,進門前也問奴婢他看起來是不是憔悴。”
嵐琪放下鏡子,伸手在被子下摸了一把自己的腰腹,在束腹帶的捆綁下,鬆軟的腰肢纖細了不少,再拿起鏡子端詳自己的臉頰,沉下心吩咐環春:“皇上回鑾後,你去告訴梁公公,說是我的意思,皇上自己保重最要緊,不必記掛我,永和宮裡都是孩子吵鬧得很,皇上若欲覓一處清淨的地方,眼下永和宮不合適。”
環春伏在榻上問:“娘娘的意思,不要讓皇上來?”
嵐琪點頭,淡定地說:“我想再見他時,能讓他看一眼就從心裡高興,太皇太后沒了,眼下皇上最要緊的是重新撐起塌下的那一塊天,對我亦如是。”
環春眼含熱淚:“娘娘越來越明白了,奴婢想,太皇太后在天上一定很安慰。”
嵐琪亦是眼眶微紅,堅定地說:“我要過得好。”
之後如梁公公派回來的人所說,皇帝在次日上午就回到紫禁城,因仍在持服期間,依舊沒有正式的早朝,只零星有幾個大臣出入乾清宮,後宮妃嬪一概不見也不曾相迎,大家只是安分地待在殿閣之內,至於平貴人那檔子事,更加沒人會提起。
皇帝於正月二十日除服,因有疾不能理朝,直至二十三日方升座臨朝,當日便有御史郭琇奏本彈劾明珠、餘國柱等結黨營私數項罪名,龍顏震怒。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明珠自皇帝親政後屢屢被重用,朝政戰事之上功不可沒,十數年加官進爵,直至如今權傾朝野,歷朝歷代權臣都不會有好結果,明珠會有今日,並不稀奇,只是誰也沒想到,在太皇太后大喪期間,皇帝竟然還會有心思繼續對付他們,郭琇的參本,若無皇帝暗中授意默許甚至暗中保護,不啻以卵擊石,只怕還不等開口,早已被明珠挾制。
前朝震盪,波及後宮,誰都知道長春宮仰仗明珠府,如今明珠一派岌岌可危,長春宮在朝廷沒了依靠,惠妃將來的日子必然大不如前,但意外的事,惠妃仿若無事,對此不聞不問,照舊做著她手裡的該做的事,直叫旁人看不透她的心思。
415會比從前過得更好(還有更新
惠妃對於前朝波瀾的視若無睹,和她一貫在人前穩重熨帖的行事作風,在這一段動盪的時間裡,為長春宮贏得了幾分顏面。畢竟她是皇長子之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