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婉嬪就聰明的多,她迴避了周圍的太監和宮女,親自把永璘扶了起來,嘆息道:“沒想到短短几天裡面,竟然發生了這麼多 的事,你不要擔心,令妃姐姐只是一時被外面那些個人牽連,等抓住了此刻,皇上的心也就軟了,到時候去求求太后,皇上一定會收回成命的。”
待永璘走後,婉嬪聽著心腹人回報了安慶宮那邊的訊息,不由的冷笑,心道慶妃啊慶妃,你今日這般得意,你可別忘了,那畢竟是別人的兒子,你真以為你能當太后!今日我賣著十七阿哥一個好處,日後,看咱們兩個誰能笑到最後!
這道震撼了後宮的旨意,傳到了前面,原本不滿於十五阿哥出身的眾位大臣也都不敢言語了,記到了慶妃名下,那就不再是包衣奴才的孩子,身份自然夠格了,再加上皇上昨天才差點砍了十多個大臣的頭,今天誰還敢冒死進諫,沒看連一向最沒心沒肺的紀曉嵐都不吭聲了嗎?
同樣聽到了這個訊息的綿憶臉色鐵青,對阿德說道:“看吧,十七阿哥永璘都升了貝勒,十二叔卻依然是個貝子!就算皇爺爺收回了皇后的封印丹冊,但是廢后的旨意沒下,十二叔也依然是嫡子!堂堂一個嫡子,沒有封王也就罷了,居然是最低的貝子。”
“綿憶,你冷靜點。”阿德的心情也同樣沉重,難道自己做了這麼多的事,卻都是徒勞無功的嗎?永琰還是被封為太子了!
“你說的對。”綿憶慢慢冷靜下來,“不過就是太子而已,就算他真當上了皇上,也要看他的皇位能不能坐穩!”
作者有話要說:看清史稿有這樣一段:慶恭皇貴妃,陸氏。初封慶嬪。累進慶貴妃。薨。仁宗以嘗受妃撫育,追尊為慶恭皇貴妃。這裡面仁宗就是永琰。
對於南兒嫁人的問題呢~雖然身份還是在那兒擺著,但是小燕子的豐功偉績,估計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也不敢要啊!
第三十九章 本分 。。。
皇上的旨意頒下後,老佛爺也顧不得靜養,急招皇帝到慈寧宮,看著皇帝陰鬱的臉色,太后把一肚子的火氣都憋了回去,先是嘆息了一聲,臉上露出悲慼的神情:“後宮不得干政額娘我自然是知道的,額娘也老了,身子一年比一年不要,雖然太醫們一個個的都說著好聽的話,但是額娘心裡頭清楚的很。額娘唯一盼著的,就是弘曆你平平安安,額孃的孫子孫女們也都平安幸福,這大清的江山啊,永永遠遠的延續下去,額娘到了地下,也好跟你皇阿瑪有個交代啊!”
太后這番話說完,乾隆臉上的陰鬱神色漸漸轉成了同樣哀嘆的神色,關切的說道:“皇額娘且不可作此悲語!是弘曆不孝,讓額娘擔心了。”
“弘曆啊,皇儲的大事,額娘不會質疑你的決定讓你煩心,但是額娘只想問一句,你是真的想讓永琰繼承皇位,還是別有考慮?”
“額娘怎麼會這麼說?兒臣當然是屬意永琰才立他為儲,是有人在額娘你耳邊嚼舌根了?”皇上一愣,心道難道是這些朝臣不敢在大殿上進言,跑來見太后曲線向朕施壓?
“沒有人嚼舌根,皇上,這朝廷的事額娘不懂,也不想管,可是這後宮的事,額娘還是做得一半的主,是不是?”太后見皇上的臉上不復又氣惱的神色,也將臉上的哀傷收了起來,換成了一臉的嚴肅。
“皇額娘自然做得了主!”乾隆連忙回答道,心裡卻是不解,如果額孃的意思是永琰的出身,他已經把永琰記在慶妃名下了,慶妃雖然不是滿八旗,但卻是漢八旗之人,而且她出身的陸家也是從大清入關之時就立下了無數功勞,按身份理應合適!
“皇上糊塗啊!”太后重重的嘆了口氣,“皇上只想著給永琰換個額娘,可是永琰如今多大了?那慶妃又沒有孩子,從未為人母,面對和自己相差不幾的‘兒子’,你讓她怎麼辦?親密不好,生疏更不好了!再者說,永琰是皇太子,也就是將來的皇上,那慶妃自然是將來的太后,那令妃呢?身為永琰的生母,又撫育了永琰二十幾年,如果不立她為太后,那讓大臣們和天下的百姓們戳永琰的脊樑骨罵他不孝!若是同樣立為太后,那兩宮太后,這後宮還有寧日了嗎?”
“這……”乾隆一愣,隨即心裡面一陣煩亂,“是兒臣考慮不周,讓皇額娘費心了,那依皇額娘之見,這可怎麼辦?”
“哎,若是皇后還在哀家也就省心了,年歲又合適,又是正經的嫡母啊!”太后悲慼的嘆了口氣,卻見皇上臉色瞬間變得難堪起來,心裡面嘆了口氣,這皇上也不知怎麼的,對皇后就是這樣的不滿意!連人死為大都不能寬容!算了,太后把心裡面提議永璂的事又咽了下去,改口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